
[army provisions] 军用食物
军队的饷粮。《管子·问》:“城粟军粮,其可以行几何年也。”《后汉书·荀彧传》:“ 操 保 官度 ,与 绍 连战,虽胜而军粮方尽。”《三国演义》第一○一回:“今 孔明 长驱大进,必将割 陇西 小麦,以资军粮。”
军粮是指专供军队使用的食物及物资,其含义和特点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一、基本定义 军粮是维持军队作战能力的核心后勤保障,特指军队专用的食物补给,包括主粮、副食及特殊营养品(如压缩干粮、能量棒等)。古代文献《管子·问》中已有“城粟军粮”的记载,说明其历史重要性。
二、历史作用 • 古代战争中,军粮直接影响战局。例如《后汉书》记载曹操与袁绍交战时“军粮方尽”,凸显补给线对胜负的关键作用。 • 三国时期诸葛亮曾通过收割敌方小麦补充军粮,体现战略物资的争夺(《三国演义》第十一回)。
三、现代发展 现代军粮不仅包含基础食物,还注重便携性、营养配比和长期储存。例如美军开发的UGR-E(Unitized Group Ration-Express)系统,通过模块化设计降低运输成本,提升野战厨房效率。当代军粮还包含维生素强化食品、自热技术等创新。
四、延伸含义 该词也常被引申为“维持行动的基础资源”,如网络用语“精神军粮”比喻激励团队士气的要素。英文对应翻译为“army provisions”或“grain for the army”。
如需进一步了解军粮的历史案例或现代分类,可查阅《中国军事后勤史》等专业资料。
《军粮》是指供给军队食用的粮食,是维持军队战斗力和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重要物资。
《军粮》的拆分部首是「⺼」,拼音为「radical: gēn」。
《军粮》一词的总笔画数为11,其中「军」有6画,「粮」有5画。
《军粮》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军事制度的建立时期,为了保障军队的生活需求和作战需求,国家会组织生产、储存和供应粮食,使其成为军队的主要物资。
《军粮》的繁体字为「軍糧」。
《军粮》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写法相同。
1. 军队在战场上需要有充足的军粮供应。
2. 一旦军粮断绝,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都难以保持。
1. 军粮库:指存放军队使用的粮食和军需物资的仓库。
2. 军粮部:指负责统筹军队粮食供应和管理的机构。
军饷、军需品
平民食品、民用粮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