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锁。 清 查慎行 《人海记·申济芳》:“鐍锁甚密,外严兵守之。”
“鐍锁”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指锁具或锁闭装置:
表示关闭、封锁的动作:
该词现代已不常用,多见于古籍或历史文献中。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的详细字义解析 或清代文献用例。
本文将详细介绍《鐍锁》一词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鐍锁》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一种用于锁住门窗等物品的金属器具。
《鐍锁》由部首金(钅)和字旅组成,共计22个笔画。
《鐍锁》一词是由古代的锁具演变而来,使用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华文明的早期。锁作为一种常见的保护财产安全的工具,逐渐发展成各种类型的锁。
《鐍锁》的繁体字为「鑰鎖」。
在古代,锁的字形有所变化,其中一种常见的古代写法是「囗金出」,意为「将金藏起来」。
1. 她用一把坚固的《鐍锁》锁住了大门,确保了家人的安全。
2. 这个大铁门上的《鐍锁》经过特殊设计,非常难以破解。
组词:鐍链(锁链)、鐍孔(锁孔)、鐍匙(锁匙)
近义词:锁、闭锁、闩锁
反义词:开锁、解锁、开放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