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借称帝王。旒为帝王的冕旒,扆为帝王座位后的屏风,故称。 唐 姚崇 《于知微碑》:“朝庭称叹,声闻旒扆。” 唐 张说 《姚崇神道碑铭》:“上惻旒扆,旁悲路衢。” 唐 陆龟蒙 《徐方平后闻赦因寄袭美》诗:“新春旒扆御翬轩,海内初传涣汗恩。”
(2).借称帝位。《旧唐书·高宗纪论》:“大帝往在藩储,见称长者;暨升旒扆,顿异明哉!”
“旒扆”是一个极为罕见的组合词汇,目前未在常规汉语词典或文献中发现确切记载。根据单字拆分分析:
旒(liú)
扆(yǐ)
推测可能的含义:
建议进一步确认词汇出处或检查是否为“扆旒”“冕扆”等类似词的笔误。若涉及诗文引用,请提供原文以便更精准解读。
旒扆是一个汉字词语,音译为“líu yí”,意为古代君王的袍裙、袍子。
旒扆的部首是“方旁”,笔画数为“19”。
旒扆的来源是古代服饰,是君王的礼服之一,用于正式场合。
旒扆在繁体中的写法为「旒扆」。
旒扆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为「旒纇」。
1. 君王身上的旒扆十分华丽,展现了尊贵的地位。
2. 小说中描述了古代皇帝登基时穿着的旒扆盛况。
1. 旒服:指古代君王穿戴的袍裙。
2. 纇冠:指古代帝王戴的冠冕。
神旗、王旗、君袍
平民服饰、庶民装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