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犂舌的意思、犂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犂舌的解释

亦作“犁舌”。谓入犁舌狱割舌。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岂以失明不足,尚欲犁舌乎?”参见“ 犂舌狱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犂舌”是一个源自佛教文化的汉语词汇,其含义与宗教中的因果报应观念密切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指堕入“犁舌地狱”被割舌的刑罚。“犂”是“犁”的异体字,故也作“犁舌”。该词用于描述因生前犯口业(如妄语、诽谤、恶口等)而死后遭受的惩罚。

  2. 宗教渊源
    与佛教“犁舌地狱”概念相关。据《法苑珠林》记载,此地狱专门惩罚口舌造恶者,狱卒会用烧红的铁钩勾住舌头,再用铁犁反复耕裂。

  3. 文学用例
    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曾用“岂以失明不足,尚欲犁舌乎?”,以反问句式警示口舌之恶的报应,体现劝善惩恶的伦理观。

  4. 使用场景
    现代多出现在宗教劝诫、古典文学研究或成语典故中,日常口语极少使用。其核心意义在于强调谨言慎行的重要性。

该词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语言暴力的道德约束,与“口业”“拔舌地狱”等概念属同一语义体系。若需进一步了解佛教地狱体系,可查阅《地藏菩萨本愿经》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什么是《犂舌》?

《犂舌》是一个汉字词语,读音为lí shé。它的意思是指舌头像犂田一样活动。犂舌形容人说话快而清楚,口齿伶俐。

拆分部首和笔画

《犂舌》的拆分部首是犭和舌,犭表示犬类动物,舌表示与口腔有关。

《犂舌》一共有14画。

来源和繁体

《犂舌》一词来源于古文献《周礼·夏官司马·东明》:“奏犂舌以忧民。”这里的犂舌指的是为民众忧虑而说话。

在繁体字中,《犂舌》的写法是「犁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犁的原始形态是象征犁田耕作的犁具,并加上一点表示舌头的形状。后来逐渐形变成现在的犭。舌原本的形态是象征舌头的形状,之后逐渐简化为现在的舌。

例句

他犂舌说话,说得非常清楚。

他能犂舌快速应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组词

犂舌没有常见的组词。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流利、口齿伶俐。

反义词:吞吞吐吐、结结巴巴。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