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灵仪的意思、灵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灵仪的解释

(1).神灵或圣贤的图像。 南朝 梁武帝 《舍事道法诏》:“啟瑞迹於天中,烁灵仪於像外。”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灵仪若在,列配如初。”《宋史·乐志十五》:“珍金铸像灵仪睟,集福庇烝民。”

(2).死者的遗像。《太平广记》卷三九四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裴用》:“因设灵仪,招魂以葬。”

(3).出殡时的仪仗。 唐 权德舆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二:“配礼归清庙,灵仪出直城。”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灵仪”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三种含义:

一、基本释义

  1. 神灵或圣贤的图像
    指供奉或纪念神明、圣贤的画像或雕像,常见于宗教或祭祀场所。例如南朝梁武帝诏书中提到“烁灵仪於像外”,唐代王勃的碑文也记载“灵仪若在”。

  2. 死者的遗像
    用于丧葬仪式中,表示对逝者的追思。如《太平广记》记载“设灵仪,招魂以葬”。

  3. 出殡时的仪仗
    指出殡队伍中的礼仪陈设,如唐代权德舆诗中描述“灵仪出直城”。


二、用法与例句


三、补充说明

部分资料(如)提到“灵仪”可形容人举止灵活、仪态得体,但此用法较罕见,可能为引申或误传,建议以主流释义为准。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古籍原文等权威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灵仪

灵仪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祭祀仪式中所用的道具、器具。

拆分部首和笔画:灵 (火字旁 + 升字旁,共6画) 仪 (人字旁 + 化字旁,共5画)。

来源:灵仪这个词的来源相传与古代的祭祀仪式有关。在古代社会,人们为了祭祀神灵,会准备各种各样的仪式和器具。灵仪即为祭祀仪式中用来表达敬意和寄托祈愿的道具和器具。

繁体:靈儀。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代汉字中,灵仪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整体呈现出类似的形状和结构。这些写法多数是简化后的字形。

例句:在传统的祭祀仪式中,人们用灵仪表示对神灵的崇敬和敬意。

组词:灵魂、神灵、祭祀、仪式。

近义词:祭具、祭品。

反义词:日常用品、日常生活。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