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乡里的执役者。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总论》:“丁银大有轻重,故届期审丁不可不慎。除新成之丁例令户长举报入册;逃亡老絶,许里递公举,以定开除。”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总论》:“乡绅供丁多至数十名,青衿亦有十数丁者,每有差徭,里递不敢派及。”
“里递”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根据清代黄六鸿《福惠全书》记载:
如需进一步了解语境,可参考《福惠全书》原文或相关历史研究。
《里递》是一个汉字词语,常用于描述信息传递的过程。它的意思是“传递消息、传达信息”。在现代汉语中,它常常用来表示通过不同的媒介传递信息,如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
《里递》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里”字的部首“里”,右边是“递”字的部首“辶”。它的总笔画数为10笔,其中“里”字为7笔,而“递”字为3笔。
《里递》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字。它的繁体字形为「裡遞」(读音:li3di4)。繁体字是汉字的一种变体形式,主要在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使用。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里递》这个词在古时候的写法可能稍有差异,但整体的意思和用法与现代汉字相同。
1. 他通过手机里递了一条短信给我。
2. 她的好友给她写了一封里递,表达对她的关心。
组词:传递、信息、接收;
近义词:传送、传达、递送;
反义词:接收、保留、隐瞒。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