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槟榔的意思、槟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槟榔的解释

(1) [betel palm]∶一种常绿乔木( Areca cathecu ),树干很高,羽状复叶。果实*********,也供药用,能助消化,又有驱除绦虫的作用。生长在热带地方

(2) [betel nut]∶这种植物的果实

详细解释

(1).木名。棕榈科常绿乔木,产于热带。羽状复叶。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槟榔》:“檳榔树,高十餘丈,皮似青桐,节如桂竹……实大如桃李。” 清 吴伟业 《滇池饶吹》诗之一:“谁唱太平 滇海 曲,檳榔花发去年红。”

(2).指槟榔树的果实。可供药用,有消食、驱虫等功效。《南史·刘穆之传》:“﹝ 穆之 ﹞食毕求檳榔。 江 氏兄弟戏之曰:‘檳榔消食,君乃常飢,何忽须此?’”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觉胸间嘈杂不可耐,乃以檳榔末取石榴根东引者,煎汤调服之。暴下如倾,得虫数斗。”《红楼梦》第六6*四回:“妹妹有檳榔赏我一口吃。”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槟榔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槟榔是一种具有多重属性的植物,其词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植物学定义

槟榔(学名:Areca catechu)是棕榈科槟榔属的常绿乔木,茎直立且具环状叶痕,高度可达10-30米,雌雄同株,果实呈长圆形或卵球形。原产于马来西亚,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海南、台湾等热带地区。

二、用途与特性

  1. 药用价值
    传统医学中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驱虫(如绦虫)及缓解脚气症状,含生物碱、槟榔油等活性成分。
  2. 食用文化
    果实经切片、晾干或涂抹灰浆后咀嚼,具有提神作用,常见于热带地区消费,尤其在海南、湖南等地形成产业。

三、生长环境

喜高温湿润气候,需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温度低于5℃时易受冻害,故广西等亚热带地区难以存活。

四、健康风险

长期咀嚼槟榔会因纤维粗硬导致口腔黏膜损伤,增加口腔癌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1类致癌物。

五、相关延伸

如需进一步了解槟榔的植物分类或消费现状,可查阅、6、7等权威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槟榔(bīn làng)这个词是指一种常见的植物,也称为榔梨。它的拆分部首是木字旁和果字旁,共有12个笔画。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在繁体字中,槟榔的写法为檳榔。 古时候,汉字对于槟榔的写法略有不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槟榔写作猊槺,猊字为通假字,读音与槟相同。古代人们用各种方式来描述槟榔,但其意义始终保持不变。 以下是一些关于槟榔的例句: 1. 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槟榔,开始咀嚼。 2. 槟榔的独特味道吸引了很多人。 3. 他的嘴巴因为长期吸食槟榔而变得红红的。 槟榔可以组成其他词语,例如: 1. 槟榔树 - 指槟榔的树木,常见于热带地区。 2. 槟榔水 - 指将槟榔研磨成细粉,并用水调成糊状后饮用的一种传统饮品。 槟榔的近义词包括:榔梨、榔子。反义词则没有明确的词汇与之对应。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我随时为您解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