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槟榔的意思、槟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槟榔的解释

(1) [betel palm]∶一种常绿乔木( Areca cathecu ),树干很高,羽状复叶。果实*********,也供药用,能助消化,又有驱除绦虫的作用。生长在热带地方

(2) [betel nut]∶这种植物的果实

详细解释

(1).木名。棕榈科常绿乔木,产于热带。羽状复叶。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槟榔》:“檳榔树,高十餘丈,皮似青桐,节如桂竹……实大如桃李。” 清 吴伟业 《滇池饶吹》诗之一:“谁唱太平 滇海 曲,檳榔花发去年红。”

(2).指槟榔树的果实。可供药用,有消食、驱虫等功效。《南史·刘穆之传》:“﹝ 穆之 ﹞食毕求檳榔。 江 氏兄弟戏之曰:‘檳榔消食,君乃常飢,何忽须此?’”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觉胸间嘈杂不可耐,乃以檳榔末取石榴根东引者,煎汤调服之。暴下如倾,得虫数斗。”《红楼梦》第六6*四回:“妹妹有檳榔赏我一口吃。”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槟榔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槟榔(bīng láng)

一、汉语词典释义

  1. 名词

    • 植物学定义:指棕榈科常绿乔木槟榔树(Areca catechu)及其果实。树干细长,羽状复叶,果实呈椭圆形,成熟时为橙红色。
    • 食用部分:果实经切片、干燥后,常与蒌叶、石灰等搭配咀嚼,具轻微兴奋作用。
  2. 文化含义

    • 传统习俗:在中国南方(如湖南、海南)及东南亚地区,槟榔常用于社交、婚庆或祭祀仪式,象征礼节与待客之道。
    • 药用记载:中医典籍中,槟榔被列为驱虫药,用于治疗绦虫、蛔虫等寄生虫病(需专业医师指导使用)。

二、植物特征与分布


三、文化与社会影响

  1. 民俗象征

    • 海南黎族婚俗中,槟榔是订婚必备聘礼;湖南湘潭等地有“客至敬槟榔”的待客传统。
    • 台湾原住民将槟榔用于祭祀祖先,象征祈福消灾。
  2. 争议与健康警示

    • 长期咀嚼槟榔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致癌物(1类),与口腔癌、食道癌风险相关。
    • 中国多地(如厦门、海南)已出台公共场所禁嚼槟榔的法规,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槟榔为“常绿乔木,果实可入药或咀嚼”。
  2. 《中国植物志》:槟榔的植物学分类与形态描述(在线版:http://www.iplant.cn/)。
  3. 《中华本草》:槟榔的药用价值及方剂记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
  4.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报告:Betel-quid and Areca-nut Chewing(2012年)。

网络扩展解释

槟榔是一种具有多重属性的植物,其词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植物学定义

槟榔(学名:Areca catechu)是棕榈科槟榔属的常绿乔木,茎直立且具环状叶痕,高度可达10-30米,雌雄同株,果实呈长圆形或卵球形。原产于马来西亚,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海南、台湾等热带地区。

二、用途与特性

  1. 药用价值
    传统医学中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驱虫(如绦虫)及缓解脚气症状,含生物碱、槟榔油等活性成分。
  2. 食用文化
    果实经切片、晾干或涂抹灰浆后咀嚼,具有提神作用,常见于热带地区消费,尤其在海南、湖南等地形成产业。

三、生长环境

喜高温湿润气候,需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温度低于5℃时易受冻害,故广西等亚热带地区难以存活。

四、健康风险

长期咀嚼槟榔会因纤维粗硬导致口腔黏膜损伤,增加口腔癌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1类致癌物。

五、相关延伸

如需进一步了解槟榔的植物分类或消费现状,可查阅、6、7等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办济炳煌不栉进士策免羼提叱驭丑谮楮钱大量淡竚道装大飨反对概念俘略桴人俯仰由人龚行天罚刮舌柜田寒羊合演环堵萧然活动蛱蝶江步近安禁牒禁扉九府巨鹿据悉坎鼓诳谩凉浸浸吏曹林霏俪偕露居躶軆虑远南华梦捏舌拍但飘藩坠混瓶罄罍耻谱状弃灰青生色梢瓜圣明申勒私遁耸翮遂利微机四伏未若庠黉项窝鲜醲咸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