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脸,脸盘。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表哥是一个紫色脸膛的人,一个守碉堡的战兵。” 杨朔 《潼关之夜》:“他的年青而健康的脸膛曾经给我留下一点新鲜的记忆。” 郭小川 《平炉王出钢记》诗:“红人红心红脸膛,红天红地红包钢。”
“脸膛”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如需进一步了解词语的文学用例或方言用法,可参考相关文学作品或方言词典。
《脸膛》这个词是指人的面部,特指面颊和下巴的部位。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的相貌或者表达某种情绪和特征。
《脸膛》这个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为:
部首:⺼(月字底部)
笔画:14画(⺼-3画,具-11画)
《脸膛》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复杂,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中描述人的相貌的词语。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在形状上与简体字大致相同。繁体字为臉膛。
在古代汉字中,写作《脸膛》的方式可能略有不同。古时候可能将"脸"字写作"臉","膛"字写作"瞗"或"套"。这一写法在现代的常用字中已经不再使用。
以下是使用《脸膛》这个词的例句:
1. 她微笑的脸膛散发着温暖的光芒。
2. 他的脸膛憔悴而苍老,显露出他艰辛的生活经历。
3. 她的脸膛塑造出了一个坚强而自信的形象。
一些与《脸膛》相关的组词有:
1. 面容:形容一个人的面部特征或者表情。
2. 脸颊:特指脸部两侧的部分。
3. 下巴:人的面部下方突出的部分。
近义词包括:
1. 面孔:指人的脸部,强调整个面部的整体性。
2. 面庞:指人的相貌、面部轮廓。
3. 表情:指脸部的变化和表达出的情感。
反义词可以是:
1. 背影:指一个人背对着你的身体部位。
2. 背部:指人体背面的部分。
3. 胸膛:指人体胸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