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盛冰的玉壶。常用以比喻品德清白廉洁。语本《文选·鲍照〈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李周翰 注:“玉壶冰,取其絜浄也。” 唐 姚崇 《冰壶诫序》:“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君子对之,示不忘清也……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 明 孙梅锡 《琴心记·王孙作醵》:“官况托冰壶,友谊敦芳醑,数载梦中孤,今日樽前聚。” 清 陈梦雷 《赠秘书觉道弘五十韵》:“霜鍔扬辉耀,冰壶濯晶莹。”
(2).借指月亮或月光。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冰壶通皓雪,綺树眇晴烟。” 宋 杨万里 《中秋前二夕钓雪舟中静坐》诗:“人间何处冰壶是,身在冰壶却道非。” 元 马致远 《青山泪》第三折:“正夕阳天阔暮江迷,倚晴空 楚 山叠翠,冰壶天上下,云锦树高低。” 明 陈所闻 《浪淘沙·中秋同皮元素泛月》曲:“秋色老梧桐,月满遥空。画桥百尺似飞虹。人向冰壶同载酒,细浪轻风。” 清 李基和 《戊寅中秋初度月下作》诗:“谁画 雁门 今夜里,山川别样贮冰壶。”
“冰壶”一词有两种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
冰壶(Curling)是一项起源于苏格兰的冬季团队竞技运动,现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其核心是以队为单位在冰面投掷花岗岩制冰壶,通过策略布局和团队协作得分。主要特点如下:
定义与别称
冰壶又称“掷冰壶”“冰上溜石”,因战术复杂且需精密计算,常被比喻为“冰上国际象棋”。每队4人(或混合双人),通过投壶与扫冰控制冰壶轨迹,最终使冰壶停在靶心(营垒)附近得分。
历史发展
器材与场地
运动特点
结合力量、技巧与战术,需通过扫冰(用冰刷摩擦冰面)改变冰壶滑行速度和方向,考验团队配合与实时决策能力。
“冰壶”在古汉语中象征高洁品德或代指月亮,如唐代姚崇《冰壶诫》以“冰清玉润”喻清廉。此含义多用于诗文,与现代运动无关。
若需进一步了解冰壶比赛规则或历史细节,可参考官方赛事说明或权威体育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