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谐晤的意思、谐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谐晤的解释

谓和谐地相聚。 南朝 陈 沉炯 《离合诗赠江藻》:“故知人外赏,文酒易陶陶。友朋足谐晤,又此盛诗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谐晤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源和古典文献用例中解析,具体如下:

一、字义分解

  1. 谐(xié)

    本义为“声音相和”,引申为“协调、融洽”。《说文解字》释为“詥也”,段玉裁注:“詥者,合会也。” 如《左传·襄公十一年》载“如乐之和,无所不谐”,指和谐统一。

    来源:《说文解字注》卷三言部。

  2. 晤(wù)

    意为“见面、交谈”,《玉篇》释为“明也,对也”。如王羲之《兰亭集序》“晤言一室之内”,指面对面交谈。

    来源:《玉篇·日部》。

二、复合词释义

“谐晤” 指融洽的会面或愉快的交谈,强调双方在会晤中达成思想、情感的和谐统一。其核心含义包含两层:

三、古典文献例证

  1. 《宋书·谢灵运传》:

    “野有蔓草,朝采其英;谐晤一遇,慰此夙诚。”

    此例中“谐晤”描述诗人与知己的欣然相逢,情感交融。

    来源:《宋书》卷六十七。

  2. 明代张岱《陶庵梦忆》:

    “与友谐晤湖舫,纵论古今,竟夕忘倦。”

    此处指友人在舟中融洽长谈,体现精神共鸣。

    来源:《陶庵梦忆》卷四。

四、现代使用与辨析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属典型文言词汇。需注意与近义词区别: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王力. 《古代汉语字典》[M]. 中华书局, 2014.
  3. 许慎(清段玉裁注). 《说文解字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网络扩展解释

“谐晤”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一、基本含义

“谐晤”指和谐地相聚,强调人与人之间融洽的会面或交流状态。该词由“谐”与“晤”组合而成:

二、出处与例句

该词最早见于南朝陈代诗人沉炯的《离合诗赠江藻》:“友朋足谐晤,又此盛诗骚。”,描绘了友人相聚时和谐赋诗的场景。

三、应用场景

  1. 人际交往:形容朋友间融洽的对话或聚会,如“友朋谐晤”。
  2. 文学描写:用于诗词或文章中,表现角色间默契的互动。

四、近义词与扩展

若需进一步了解该词在古籍中的用法或现代引申含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权威诗词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帮助变服滨洲铁路比栉步后尘补记捕搦颤颤巍巍长生久视称慕愁烦祠祷大烟鬼鼎槐地学夏令营籓羝棼襍扶正黜邪改姓易代瓜步固常柜身果脯还假画跋荒张江淮艰难祭厉金梭棱眼掠袭敛声匿迹昽昽鹿耳巾稆生买地券麦钐蒙学免强命禾密语片断仆仆亟拜情随事迁三户沙迳沈心工时异势殊受进寿酒司守櫢檽特加滕屠郑酤天井天台山同贺挽卒贤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