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携拯的意思、携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携拯的解释

携带拯救。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华歆 王朗 ,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 歆 輒难之。 朗 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 王 欲舍所携人。 歆 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託,寧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携拯”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维度详细解析:

一、基本词义

“携拯”由“携”(携带)和“拯”(拯救)组合而成,字面含义为携带并拯救,常表示在困境中对他人施以援手的行为。该词多用于描述危难时刻不抛弃同伴的品德。

二、典故出处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中的典故: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朗欲舍之,歆则坚持携拯如初,曰:“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故事中,华歆面对追兵仍坚持救助求助者,与王朗的动摇形成对比,体现信义与担当。

三、用法特点

  1. 语境:多用于书面语或历史文学场景,现代日常使用较少。
  2. 情感色彩:含褒义,强调主动救助的坚定态度。
  3. 搭配对象:常与“危难”“困境”等词关联,如“携拯弱者”“携拯难民”。

四、相关拓展

该成语与“患难与共”“见义勇为”等词义相近,但更突出“主动承担救助责任”的特质。其反义可参考“见利忘义”“临危弃友”等表达。

若需了解典故完整情节,建议查阅《世说新语·德行》原文或权威注释版本。

网络扩展解释二

携拯

携拯(xī zhěng)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随同救助。它的部首是手(扌)和巠(引导手扯的意思),总共有11个笔划。

来源

携拯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见于《汉书·贾谊传》,表达的是携带援救的意思。通过携援救他人的行为,可以凸显出人们互相扶持的重要性。

繁体字

携拯的繁体字为攜拯,它们的意思和拼写都一样,只是书写形式稍有不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携拯以手携引替代现代的手巠,表示携带救助的行为。

示例句

1. 在地震后,大家纷纷携拯伤员,尽力救助。

2. 他携拯一位跌倒的老人,送他回家并照顾他。

3. 这个NGO组织一直致力于携拯贫困地区的儿童,为他们提供教育和医疗援助。

组词

1. 携手拯救(携手:共同努力;拯救:救助)

2. 携带拯救(携带:带着;拯救:救助)

3. 携拯众生(众生:众多的生命,指人)

近义词

1. 救援:指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帮助和支持。

2. 救助:指向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援助和救济。

3. 拯救:指从危险、困境中解救出来。

反义词

1. 无视:指对于需要帮助的人或情况毫不关心。

2. 漠视:指对于他人的困境或需要置之不理。

3. 忽略:指忽视或不重视他人的请求或需要。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