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取的意思、携取的详细解释
携取的解释
亦作“携取”。携带,拿取。《诗·大雅·板》“如取如携” 唐 孔颖达 疏:“言其必从君化,如携取之随人君也。” 明 唐顺之 《吴母唐孺人墓志铭》:“徃来姻戚所,或见有异书及诸稗官小説,輒携取以归,旬日而还之,则既诵习之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田里种的菜,池里养的鱼,放出来的鷄子鸭子,那一种不是任凭那些营兵随意携取,就同是营里公用的东西一般。”
词语分解
- 携的解释 携 é 带:携手。携带。扶老携幼。 离,叛离:携离。携贰。 .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 取的解释 取 ǔ 拿:索取。取书。取款。窃取。 选择:选取。取材。取景。取道。取样。 采用:采取。听取。吸取。可取。取精用弘。 得到,招致:获取。取经。取偿。取悦。 消去:取消。取缔。 与予去存弃舍送 笔画数
网络扩展解释
“携取”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xié qǔ,其基本含义为携带、拿取,通常指将某物随身带走或用手拿取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核心含义:指随身携带或用手拿取物品,强调动作的主动性。例如:“携取书籍”“携取工具”等。
2.详细解释
- 词源与用法:
- 该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板》的唐代注疏:“如取如携”,孔颖达解释为“如携取之随人君也”,即跟随他人时自然携带物品。
- 明代唐顺之在《吴母唐孺人墓志铭》中写道“携取以归”,意为借取书籍后带回家阅读。
- 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描述具体或抽象的“携带”行为,如“携取资料”“携取记忆”等。
3.例句与语境
- 古籍用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田里种的菜……任凭营兵随意携取。”形容士兵随意拿取物品的行为。
- 现代用例:
国际航海日祝福语中曾用“携取幸福的浪花”,比喻对美好事物的主动把握。
4.近义词
5.补充说明
- 单字拆解:
- “携”指“随身带着”(如携手、携带),也有“离叛”的引申义(如携离)。
- “取”指“获得、采用”(如取款、录取)。
如需更全面的古籍例句或现代用法分析,可参考上述来源(如、5、8)。
网络扩展解释二
《携取》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携取》是一个动词词组,意思是携带、带走东西或某个人。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将物品或人带离某个地方。
部首和笔画
《携取》这个词的部首是手(扌),表示与手有关的意思。它的总笔画数是10。
来源
《携取》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其中,携是指携带的意思,而取意为取走、带走。
繁体
《携取》的繁体字是「攜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携取」通常是以繁体字形式出现,即「攜取」。不过,由于字体演变和简化的推动,现代汉字通常使用「携取」这种简化的写法作为标准。
例句
1. 他向山里携取了一盆珍贵的花卉。
2. 请携取好您的行李并准备离开。
组词
组词:携带、携程、取走、带走、携款、携带物、携手、携程旅行、取回、取得。
近义词
近义词:携带、携带走、带走、带离。
反义词
反义词:归还、送回、留下。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