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依附、依傍。《后汉书·孔融传》:“时 袁曹 方盛,而 融 无所协附。”《后汉书·窦宪传》:“所以内外协附,莫生疑异。”《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近日颇协附有位,久则便成朋党。”
“协附”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古籍例句及权威解释归纳如下:
“协附”意为依附、依傍,指人或势力依靠、追随某一方。该词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人际关系或政治立场的选择。
《后汉书·孔融传》
“时袁曹方盛,而融无所协附。”
→ 指孔融在袁绍、曹操势力强盛时未依附任何一方,强调其独立立场。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
“近日颇协附有位,久则便成朋党。”
→ 暗含对无原则依附行为的批判,指出长期协附可能形成利益集团。
主要用于历史文献或分析古代政治关系,现代语境中较少使用。若需表达类似含义,可替换为“依附”“攀附”等更通用的词汇。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中的用法,可参考《后汉书》相关章节或沪江在线词典的详细解析。
协附,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合作附和,配合协助。形容人或事物相互配合合作的状态。
协附这个词由卩部和阝部组成,卩部读字音为jié,阝部读字音为fù。总共有10画。
协附这个词的来源不甚明确,但可以推测出协是助力,附是附属的意思。两个字合在一起,形成协附代表双方合作、互相附和的含义。
在繁体字中,协附的写法为協附。
根据古代写法,协附可以写作“協附”或者“協負”。这些写法在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代表了古人对合作附和的描绘方式。
协力、协同、附和、互助、配合等。
协助、合作、互助、配合等。
对立、阻挠、抵触、敌对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