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utiously;with great care] 本是虔诚,庄严的意思,现在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小心翼翼蹑手蹑脚地往前走
(1).恭敬谨慎。《诗·大雅·大明》:“维此 文王 ,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郑玄 笺:“小心翼翼,恭慎貌。”《世说新语·规箴》“ 何晏 、 邓颺 令 管輅 作卦云……此老生之常谈”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今君侯位重山岳,势若雷霆,望云赴景,万里驰风,而怀德者少,畏威者众,殆非小心翼翼多福之士。” 宋 欧阳修 《进拟御试应天以实不以文赋》:“至明至圣,有小心翼翼事天之意。”
(2).形容举动十分谨慎。 吴汉杰 《宜章起义前后》:“我心中很是纳闷,便小心翼翼地绕过驻城军队的岗哨,好容易才找到县委书记。” 刘克 《央金》:“她的活路干得很认真,很仔细,总是小心翼翼地生怕出了什么差错。”
“小心翼翼”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xiǎo xīn yì yì,通常用来形容人做事时态度极为谨慎、认真,不敢有丝毫疏忽。以下是详细解释:
字面构成
深层含义
形容人对待事情极度认真,注重细节,甚至带有敬畏感。既可用于褒义(如细致负责),也可在特定语境中隐含“过分谨慎”的意味。
褒义用法
中性或略带贬义
近义词 | 反义词 |
---|---|
谨小慎微 | 粗心大意 |
一丝不苟 | 毛手毛脚 |
如履薄冰(带担忧) | 马马虎虎 |
如果需要进一步分析具体例句或语境中的用法,可以补充说明。
小心翼翼是一个汉语词汇,形容对某事极为谨慎小心,小心翼翼地行动。
小心翼翼的组成部分是小、心、翼,其中小的部首是小字旁,心的部首是心字旁,翼的部首是羽字旁。小心翼翼总共有16个笔画。
小心翼翼这个词来源于《论语·述而》:“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小惠而不爱,则举直而行曲,古之道也。今夫!诸侯以及大夫,是皆小人也。君子不素餐党,不念旧恶,欢迎以德。日君之所厌党,月君之所恶党可见也。小心翼翼如也,近于道矣。程子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此段文中的“小心翼翼如也”一句,意为小心谨慎。
在繁体字中,小心翼翼是「小心翼翼」。
在古代汉字中,小心翼翼的写法会有所不同。以「翼」为例,古时的写法为「翌」,而在「翌」的上方再加一横代表「翼」的意思。
1. 他小心翼翼地处理每一个细节。
2. 面对老师的质问,小明小心翼翼地回答。
1. 小心谨慎
2. 谨慎小心
3. 谨小慎微
1. 谨慎
2. 慎重
3. 细心
1. 大意
2. 鲁莽
3. 粗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