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洒金笺。一种敷洒金粉的笺纸。 后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四四:“擘开五色销金纸,碧锁窗前学草书。”
销金纸(xiāo jīn zhǐ)是一种传统工艺纸张,其核心特征是通过敷洒或贴附金箔、金粉进行装饰,形成华丽的外观。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定义
销金纸即“洒金笺”,属于古代笺纸的一种,表面用金箔或金粉装饰,常见于唐宋时期。其工艺包括直接洒金粉或贴金箔,使纸张呈现金色纹样,多用于书法、宫廷文书或诗词创作。
文学与历史记载
后蜀花蕊夫人在《宫词》中写道:“擘开五色销金纸,碧锁窗前学草书”,描述了宫廷中使用这种华丽纸张的场景。宋代《玉海》也提到“御制粉笺销金纸”,说明其曾被皇室专用。
引申含义
除实物外,该词衍生出成语用法,比喻“外表华美却内在空虚的事物”。例如形容徒有其表的文章或装饰过度的物品,强调形式与实质的不匹配。
注:销金纸与洒金笺为同物异名,两者均指金饰纸张,但“销金”侧重工艺(贴金箔),“洒金”侧重技法(洒金粉)。
销金纸(xiāo jīn zhǐ),是一种传统的装饰材料,通常用于包装礼品和绘制美术作品。
《销金纸》这个词由“销”、“金”、“纸”三个字组成。其中,“销”字的部首是“钅”,拼音为xiāo,笔画为9;“金”字的部首是“钅”,拼音为jīn,笔画为8;“纸”字的部首是“糸”,拼音为zhǐ,笔画为7。
销金纸最早起源于古代的宫廷仪式。它由特制的纸张制成,表面涂有金属粉末以增加光泽和华丽感,故而得名销金纸。
销金纸的繁体字为「銷金紙」。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销、金、纸的形状与现代稍有不同。古时候的销字像一个立起来的“钅”字,表达了金属燃烧的形态。金字的上方有两个点,表示宝贵的金属矿物。纸字则是由纟和氏两个部分组成,纟代表丝绸,氏表示纸张的形态。
她用一张华丽的销金纸包装了礼物。
金纸、紧金纸、彩金纸、琼纸、纸锭
金箔、金膜、金纹纸
素纸、普通纸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