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闲寂”。空荡寂静。 南朝 梁 萧统 《开善寺法会》诗:“兹地信闲寂,清旷惟道场。” 唐 韩愈 《与大颠师书》:“ 愈 闻道无疑滞,行止繫缚,苟非所恋著,则山林閒寂与城郭无异。” 宋 陆游 《出游》诗:“山林闲寂归虽早,齿髮衰残病已迟。”
“闲寂”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如下:
“闲寂”指空荡寂静的状态,常用来形容环境或氛围的幽静、寥落。该词由“闲”(空闲、安静)与“寂”(寂静、冷清)组合而成,强调一种远离喧嚣的宁静感。
“闲寂”与日本美学中的“侘寂”(Wabi-Sabi)有相通之处,均强调朴素、寂静的审美观,尤其在俳句和禅宗思想中影响深远。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中的文献来源。
闲寂,是一个多音字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这里主要介绍其常见的意思。
部首和笔画:闲字的部首是门,闪字的部首是车,蚌字的部首是贝。闲字共有6画。
来源:闲字古代用作形容词,意为安逸、清闲、不忙碌的状态。寂字古代用作形容词,意为安静、缄默。闲寂是这两个字的合成词,表示寂静、宁静的状态。
繁体字:閑寂
古时候的写法:闲字在先秦时期的古文字中是用附(夂)作边框,支者是侧头支援的形状:
例句:
组词:闲散、闲逸、寂静、寂寞等。
近义词:宁静、幽静、静谧。
反义词:繁忙、喧闹、嘈杂。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