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象恭的意思、象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象恭的解释

犹言貌似恭敬。后多以喻巨奸大恶。《书·尧典》:“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孔 传:“言 共工 貌象恭敬,而心傲很若漫天。” 南朝 陈 徐陵 《陈公九锡文》:“象恭无赦,干纪必诛。”《旧唐书·宪宗纪上》:“而 承宗 象恭怀姦,肖貌稔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象恭(xiàng gōng)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深度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表面上恭敬,实则缺乏真诚”,常与“滔天”连用构成固定表达。该词源于《尚书·尧典》对共工“静言庸违,象恭滔天”的记载,描述其虚伪的恭敬态度与恶劣本质形成的强烈反差。

从构词法分析,“象”取“外表、表象”之义,“恭”即“恭敬”,二字组合形成表里不一的特殊语义。《汉语大词典》将其释义为“犹貌恭。谓貌似恭敬”,强调其作为成语“象恭滔天”的组成部分,用以警示世人辨别伪善行为。在古汉语使用中,该词多用于描述权臣佞幸的虚伪作态,如明代《帝京景物略》评述历代奸臣时即援引此典。

现代语境下,“象恭”仍被应用于文学评论与历史研究领域,尤其在剖析人物双重性格时具有特殊表现力。需要注意的是,该词属于文言词汇范畴,日常口语中多由“阳奉阴违”“口蜜腹剑”等近义词替代,但在学术性文本中仍保持其独特的语义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

“象恭”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存在两种解释,需结合语境判断:

  1. 主流解释(贬义)
    指“貌似恭敬”,形容人表面谦恭,实则心怀奸恶,常用于批判伪善或大奸大恶之人。

    • 源自《尚书·尧典》对共工的评价:“静言庸违,象恭滔天”,意为共工言语虚伪、行为乖张,看似恭敬却傲慢滔天。
    • 后世文献如《旧唐书》等沿用此意,例如“象恭怀姦”,强调表里不一的虚伪性。
  2. 少数解释(中性/褒义)
    部分现代词典将其拆解为“象(庄重)+恭(恭敬)”,引申为态度谦恭庄重。但此解释缺乏古籍支撑,可能与字面联想有关。

使用建议:
在古文或正式语境中,“象恭”多含贬义,需注意上下文。例如南朝徐陵《陈公九锡文》用“象恭无赦”批判奸恶,而现代若用于褒义,建议明确说明以避免歧义。

别人正在浏览...

哀吹豪竹暗时懊闷北欧薜萝子藏锋敛锷剗地常所迟明驰术垂教淳浓翠凤大吹法螺儋耳翁丢丢秀秀豆渣堕泪福马林赶饭担告归果骝害虫恒状艰苦卓绝警逻倦致可口枯蔫莲华台料量犂耕离判忙里偷闲马郑迷民米襄阳摩诃至那匿伏潘菽品郎千衲青骊磬悬清蘌铨格辁轮然赤戎政桑榆煖三荒五月生累竖臣私教通官推三宕四无胫而走五隶贤侯狎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