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朝端的意思、朝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朝端的解释

(1).位居首席的朝臣。指尚书省的长官。《宋书·王弘传》:“臣 弘 忝承人乏,位副朝端,若復谨守常科,则终莫之纠正。”《文选·王俭<褚渊碑文>》:“蹔遂冲旨,改授朝端。” 李周翰 注:“改授司徒,以为朝臣之首也。” 唐 王维 《送丘为往唐州》诗:“朝端肯相送,天子綉衣臣。”

(2).朝廷。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敷奏朝端,百揆惟穆。” 宋 王禹偁 《送田舍人出牧淮阳》诗:“药树吟多且握兰,蔼然公议满朝端。”《明史·吴时来传》:“ 时来 初以直窜,声振朝端。”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刘庸夫》:“门生故吏,分布朝端。”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朝端”是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指尚书省长官:作为朝廷首席重臣的代称,特指尚书省最高官员。该用法源自南北朝至唐代官制,尚书省作为中央行政核心机构,其长官(如尚书令、仆射)被称为“朝端之首”。
  2. 代指朝廷:广义上可泛指整个朝廷或中央政权,常见于文献中描述官员在朝堂的地位或政务场景。

二、历史出处与用法

三、语境差异

提示:该词属历史词汇,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古典文献或相关研究。如需更多例句或近义词,可参考古籍原文或权威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朝端(zhāo duān) 朝端这个词来源于汉语,原本是指朝廷的朝会场所。朝廷是古代中国的政府中心,朝会是朝廷的重要活动之一,官员们在此进行政务公开和讨论。后来,朝端也逐渐引申为朝廷的权力中心,以及权力的集中体现。 拆分部首和笔画: - 朝:由“至”字旁和“日”字组成,共5画。 - 端:由“立”字旁和“短”字组成,共14画。 繁体字:朝端 在古代,朝端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具体写法因时代和地区而异。近似的字形包括“朝端”、“朝短”等变体。 例句: 1. 朝端之间,权力交替,政权更迭。 2. 凡事要以大局为重,不可因为朝端小事而影响整体发展。 组词: - 朝廷:古代中国的政府中心。 - 朝会:朝廷的重要活动,官员进行政务公开和讨论的场所。 - 朝阳:早晨的太阳升起时的景象。 近义词:政权、权力中心、官方机构。 反义词:民间、底层、反体制。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