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衔盃 ”。亦作“ 衔桮 ”。口含酒杯。多指饮酒。 晋 刘伶 《酒德颂》:“捧甖承槽,衔杯漱醪。” 唐 李白 《广陵赠别》诗:“繫马垂杨下,衔盃大道间。” 唐 司空图 《重阳阻雨》诗:“重阳阻雨独衔桮,移得家山菊未开。” 明 徐渭 《仲兄墓志铭》:“素忘分,日与兄衔杯。” ********* 《晨发名古屋》诗之二:“一曲《阳关》人隔世,衔杯无语看山明。”
见“ 衔杯 ”。
亦作“ 啣盃 ”。衔杯。谓饮酒。 清 曹寅 《送亮生南还兼寄些山先生》诗:“风廊微照两啣杯,能待城闉簇骑回。”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一:“漉沙者步水中如鷺,亭上人啣盃望之,彼则自顾其业耳。”
见“ 啣杯 ”。
“衔杯”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如下:
饮酒行为
指直接用嘴接触酒杯饮酒,如古诗中“衔杯漱醪”(晋代刘伶《酒德颂》),或用于祝酒场景,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唐代高适诗句)。
文学化表达
在诗词中常表现豪迈、孤寂等情感,如李白“衔杯大道间”描绘洒脱饮酒的场景,清代董士锡词中“从此怕衔杯”则暗含愁绪。
该词多用于书面语境,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常见于文学作品或历史文本中。
《衔杯》一词意为“托起酒杯”,也指举杯祝酒。
《衔杯》的部首是“血”(即血字旁),总共有9个笔画。
《衔杯》这个词来源于古代祭祀仪式中的一种举杯行为。在古代的酒宴上,主人或重要宾客往往会举起酒杯,向参加宴会的人表示敬意,或是表达祝福之情。
《衔杯》的繁体字为「銜杯」。
在古时候,字形稍有不同,写作「銜盃」,其中「銜」是指咬住、嘴里含着;「盃」则是指酒杯。
1. 在新年晚宴上,他举起酒杯,衔杯对大家表示祝福。
2. 他们在喜宴上衔杯痛饮,庆祝新婚的幸福。
组词包括:衔苦、衔恨、杯酒、杯盘狼藉等。
近义词包括:举杯、祝酒、敬酒等。
反义词没有明确的反义词,但可以与不喝酒、不举杯等词搭配,形成反义意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