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无下箸处的意思、无下箸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无下箸处的解释

晋武帝 时, 何曾 生活豪奢,食日费万钱,犹云无下箸处。后用以形容富人饮食奢侈无度。《晋书·何曾传》:“每燕见,不食太官所设,帝輒命取其食。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下·四字》:“每一日餐费,至十餘金,犹嫌无下箸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无下箸处(wú xià zhù chù)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汉语成语,其字面意思是“没有可以下筷子的地方”,深层含义则形容饮食过于奢侈丰盛,反而让人不知从何下筷。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核心释义

  1. 字面含义

    指宴席上菜肴极多、过于奢华,导致用餐者面对满桌珍馐竟无从选择落脚点下筷。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7册,第1023页。

  2. 引申意义

    比喻物质条件过度优渥,反而使人无所适从或心生厌倦,暗含对骄奢生活的批判。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381页。


二、典故出处

此成语典出《晋书·何曾传》:

“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

西晋大臣何曾生活奢靡,每日饮食耗费万钱(相当于数万人民币),却仍抱怨饭菜过于丰盛而无处下筷。这一记载成为后世讽刺挥霍无度的经典例证。

来源:《晋书》卷三十三,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


三、用法与语境


四、语言学分析


参考文献

  1.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
  2.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3. 《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4. 《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刘洁修
  5. 《古汉语词汇纲要》·蒋绍愚

网络扩展解释

“无下箸处”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富人饮食奢侈无度,字面意思是“没有可以下筷子的地方”,暗指食物虽多却仍挑剔不满。以下是详细解释:

1.含义与背景

2.用法与结构

3.历史用例

4.现代启示

该成语不仅反映古代贵族生活的浮华,也对现代人具有警示意义,提醒避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倡导节俭。

如需进一步了解典故细节,可查阅《晋书·何曾传》或清代《履园丛话》相关章节。

别人正在浏览...

哀楚安乐巾拨云雾见青天采光差占楚关大饭店跌岔鞮译都领杜渐除微伐冰干材供拟寡欢管干规意雇觅鼓柝猾棍浒浒货寶火斗火记胡僧交头接耳经济杠杆精劲鯨目救斗九闺赍宣军约狂笑窥园掠贩狸虫领府立雪眉史面如傅粉钱埒前却洽奏七件儿清凉轻气腮巴省候石火光阴蹋顿铁捺体积推导魏魏仙岑纤介之祸纤曲协服西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