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无斁的意思、无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无斁的解释

(1).不厌恶;不厌倦。《诗·周南·葛覃》:“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郑玄 笺:“斁,厌也。” 汉 枚乘 《七发》:“高歌陈唱,万岁无斁。” 唐 吴筠 《庐山云液泉赋》序:“既饮既漱,永翫无斁。” 清 龚自珍 《庐之推》:“其始升歌曰:‘济济多士,秉 文 之德。’而卒称无斁於人,以如将万年焉,由此其推也。”

(2).犹无终,无尽。 唐 李翱 《泗州开元寺钟铭》:“非雷非霆,鏗号其声……弗震弗坠,大音无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无斁(wú yì)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由“无”(没有)与“斁”(终止、厌倦)组合而成,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核心释义

  1. 不终止;不停止

    指事物持续进行、永不终结的状态。

    来源:《诗经·周南·葛覃》:“为絺为綌,服之无斁。”毛亨传注:“斁,厌也。”此处“无斁”意为穿着葛布衣服永不厌弃,引申为持续不辍。

    典籍佐证:《说文解字》释“斁”为“解也”,即“解除、终止”,反向强化“无斁”的“不停止”之义。

  2. 不厌倦;不厌烦

    形容对人或事物始终保持热情与喜爱。

    来源:《诗经·鲁颂·駉》:“思无斁,思马斯作。”郑玄笺:“斁,厌也。”指鲁僖公养马之道始终用心,毫无倦怠。

    引申用例:后世文献如《尚书·太甲》亦用“无斁”表达“不懈怠”之意。


二、补充说明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
  3. 《诗经译注》(周振甫,中华书局)
  4.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编)

网络扩展解释

“无斁”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需从字形和语境分析:

  1. 字义解析:

    • 无:通“毋”,表示否定,即“不、没有”。
    • 斁(yì):本义为“厌弃、厌倦”,如《诗经·周南·葛覃》中“服之无斁”意为“穿不厌”。
  2. 完整词义:

    • 字面解释为“不厌倦、不厌弃”,常用于表达对某事持续的热情或坚持。
    • 引申可表示“不终止、不松懈”,如《诗经·大雅·思齐》“古之人无斁”,指古人德行不懈怠。
  3. 经典出处: 该词多见于先秦文献,如《诗经》中多次出现,属于早期书面雅语,现代汉语已罕用。

  4. 使用建议: 若在古籍中遇到此词,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例如在描述礼仪、德行时,常指向持守的态度;在描述物品时,则偏向喜爱不厌弃之意。

别人正在浏览...

阿舅阿孃暗记奥姑把持不定悲吟俵解茶鼓长途跋涉剿拾彻贫酬赏川渎淳明单单颠齿殿虎嘟鲁笃至焚膏负枉古井无波过失横溢红繖红小鬼黄杨厄闰角户分门假意径向镌切巨细据证诓惑黋朗枯骨之馀鍊翁鬣般孋戎砺世磨钝煤窰民航墨曹都统淖弱批转堡砦奇希崎崄起早睡晩升超省读失匕箸输服水兕肆类缩手旁观啼饥号寒完胜问接相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