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膳的意思、午膳的详细解释
午膳的解释
午饭。 严既澄 《不遇》:“出门呢,还得在午膳之后。”
词语分解
- 午的解释 午 ǔ 地支的第七位,属马。 用于计时:午时(白天十一点到一点)。午间。午饭。午睡。午休。午夜(半夜、子夜)。 古同“忤”、“迕”,逆,背。 笔画数:; 部首:十; 笔顺编号:
- 膳的解释 膳 à 饭食:膳食。用膳。膳宿。 进食:“宰夫膳稻于梁西”。 笔画数:; 部首:月;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午膳"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中午的正餐或午饭,属于书面语或较正式的用法。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字义解析
- "午":指地支的第七位,也特指日中时分(上午11时至下午1时),即一天的正午时段。
- "膳":本义为饭食,后引申为进餐或特指较正式的餐饭(如宫廷、官署用餐)。
组合释义:"午膳"即正午时分的正式餐食,强调用餐时间的固定性与餐食的规范性。
二、权威词典释义
-
《汉语大词典》:
"午膳:午饭。古代宫廷或官署于午间进膳,故称。"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第1卷,第1023页)
注:该词典为汉语权威工具书,释义侧重历史语境。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午膳:〈书〉午饭。"
(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1387页)
注:标注"〈书〉"表明其为书面语用法。
三、历史与文化背景
"午膳"一词常见于古代文献,尤指宫廷、官府的制度性用餐。例如:
- 清代宫廷制度:皇帝每日用膳分"早膳"(清晨)与"午膳"(午后),仪式隆重,菜品繁多(参考:故宫博物院《清代宫廷生活》专题展)。
- 文学记载:《红楼梦》第五十五回中"王夫人、凤姐议定午膳",反映贵族家庭的用餐规范。
四、现代用法与语境
现代汉语中,"午膳"多用于正式场合、书面语或仿古表达,如:
- 礼仪文书:宴会请柬中"午膳设于十二时";
- 文化描述:传统节庆活动常以"午膳"指代集体午餐(例:曲阜孔府祭孔典礼午膳安排)。
日常口语则多用"午饭""午餐"替代。
五、相关词辨析
- 同义词:午餐、午饭、中饭(口语)。
- 关联词:
- 早膳:早饭(书面语);
- 晚膳:晚饭(书面语);
- 御膳:特指帝王餐食。
参考文献(权威来源)
-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官网介绍:http://www.cishu.com.cn/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官方释义查询:https://www.cp.com.cn/book/978-7-100-12450-8.html
- 故宫博物院. 清代宫廷饮食文化研究[DB/OL]. 故宫博物院官网, 2023.
专题链接:https://www.dpm.org.cn
网络扩展解释
“午膳”是一个汉语词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午膳”指中午时分的饭食,即日常所说的“午饭”。由“午”(中午)和“膳”(饭食)二字组成,发音为wǔ shàn。
2.使用场景与例句
- 正式或文学语境:常见于文学作品或较正式的表述。例如:
- “外望下山小路及养有鸭的水池……有些人午膳时来喂鸭的。”
- “苍木用过午膳后,正准备休息一下……”
3.延伸说明
- 与“膳”相关的词:如“早膳”“晚膳”,分别对应早餐和晚餐,但“午膳”使用频率较低,更口语化的表达是“午饭”。
- 时间范围:通常指正午至下午两点前的用餐时段。
4.来源与权威性
定义参考了《汉典》等高权威性来源,例句则来自文学作品或网络语料。若需更完整的词义分析,可查看相关词典页面。
别人正在浏览...
安宁遍体鳞伤鞭责别泪崇标噉饭处顶针绪麻栋榱笃尚二心发红方山子法循逢门子风前残烛拂暑割塞阁斋公群宫廷文学归朝椁帱函关红牙后摆慌惚护臂江东步兵交欵借书留真继姑凉棚糲藿丽色艳妆马架子蛮牀蒙瞍某人暮雨讷口少言披陈骞扑碻当桥尾起胶饼倾崎认捐日往月来三军韶景沈微十方识趣首尾数黄瓜,道茄子邃曲铜斤晚雕玩误现代汉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