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琴弦的一种。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乐律》:“琴中宫、商、角皆用缠絃,至徵则改用平絃。”
“缠弦”是古琴弦的一种类型,主要用于宫、商、角三音的演奏,其名称和用途在宋代沈括的《梦溪补笔谈·乐律》中有明确记载。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与结构
“缠弦”指琴弦中通过缠绕工艺制成的弦(英文译作“overspun wire”),通常以丝线或金属丝为芯,外层缠绕其他材质以调节音色和张力。与之相对的“平弦”则无缠绕工艺,用于演奏徵音。
历史文献依据
沈括记载:“琴中宫、商、角皆用缠弦,至徵则改用平弦。”说明古琴不同音调对应不同材质的琴弦,缠弦用于中低音区(宫、商、角),平弦用于高音区(徵),这种区分可能与音色需求或演奏技法有关。
字形与词义扩展
现代应用
虽然沈括的描述基于宋代古琴,但“缠弦”一词仍用于传统乐器研究领域,指代特定结构的琴弦。现代古琴弦材质已多样化(如尼龙包金属),但“缠弦”与“平弦”的分类逻辑仍被沿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