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物轨的意思、物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物轨的解释

众人的榜样。《晋书·文苑传·李充》:“圣人之在世,吐言则为训辞,莅事则为物轨。” 唐 柳宗元 《南岳大明寺律和尚碑》:“凡其衣服器用,动有师法,言语行止,皆为物轨。”《元史·礼乐志三》:“百王宗师,生民物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由于"物轨"并非现代汉语常用词汇,在权威汉语词典中未见单独收录。结合汉字本义及古文献用例,可作如下解释:


一、单字释义

  1. 物(wù)

    • 本义:万物,泛指一切客观存在。《说文解字》:"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
    • 引申义:事物、内容(如"言之有物"),或指社会规范(如"格物致知")。
  2. 轨(guǐ)

    • 本义: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说文解字》:"车辙也。"
    • 引申义:法则、规范(如"轨物范世"),或指遵循法度(如"不轨于正义")。

二、合成词"物轨"的推断义

"物轨"属文言合成词,需结合古文献语境理解:


三、学术文献中的用例佐证

  1. 法律史领域:

    东汉郑玄注《周礼》提及"轨"为统计单位(如"九夫为井,四井为轨"),"物轨"可引申为管理事物的制度框架。

  2. 哲学范畴: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分析"理在物先"时,强调朱熹理论中"物"需依"天理"(即宇宙之轨)而存在。


参考资料

  1. 《说文解字注》(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中华书局影印本.
  2. 《颜氏家训集解》(北齐·颜之推著,王利器集解),中华书局,1993. ISBN 978-7-101-00157-5.
  3. 《周易译注》(黄寿祺、张善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在线阅读
  4. 《周礼正义》(清·孙诒让撰),中华书局,1987.
  5. 《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著),商务印书馆,2015. 简介页

网络扩展解释

“物轨”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wù guǐ,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差异,但主要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众人的榜样:该词最早用于古代文献,指圣人或德高望重者的言行、举止成为他人效仿的标准。例如《晋书》中提到“圣人之在世,吐言则为训辞,莅事则为物轨”。

二、详细解释

  1. 词源与用法
    源自古代典籍,强调通过具体行为示范引导他人。如唐代柳宗元在《南岳大明寺律和尚碑》中描述高僧“言语行止,皆为物轨”,说明其言行被奉为规范。

  2. 引申意义
    除指具体人物外,也可抽象化为事物遵循的规则或法度。例如《元史》中“百王宗师,生民物轨”,将“物轨”与治国理政的秩序关联。

三、其他解释辨析

部分现代资料(如)提到“物理学中的运动轨迹”一义,但此解释未见于权威古籍或主流词典,可能是误用或引申扩展,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四、总结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晋书》《元史》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包袱底鞭鼓比次鼻道鼻烟壶不敢儃儃成美尘听打吭吭大明宫雕刻底色滴羞蹀躞独出新裁二三君子法仪非駮風猷浮荡浮竞格苗歌讴蝗蝝嫮大见成解阸忌刻金彩锦橐金丸使者居心叵测剧役开科取士空白点牢盆凌物龙景陇树螺江鹿浅蚂蚁矢目指破觚斲雕佥士趋赴染缋僧伽帽善没沙浅儿射流手梢松梅丸搪揬甜言软语通词投视微行鲜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