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无告的意思、无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无告的解释

(1) [extremely wretched;have nowhere to turn for help]∶有疾苦而无处诉说

受欺压无告的社会

(2) [extremely wretched sufferer]∶有疾苦而无处诉说的人

疾苦无告

详细解释

孤苦无处投诉。亦指无处投诉的人。《书·大禹谟》:“不虐无告,不废困穷。” 孔颖达 疏:“不苛虐鰥寡孤独无所告者,必哀矜之。”《孔子家语·弟子行》:“不侮不佚,不傲无告。” 宋 王禹偁 《端拱箴》:“约人署吏,侵渔则少,是谓能官,惠于无告。” 鲁迅 《且介亭杂文·论俗人应避雅人》:“ 朱子 是大贤,而做官的时候,不能不给无告的官妓吃板子。”


指有苦无处诉的人。《庄子·天道》:“吾不敖无告,不废穷民,苦死者,嘉孺子而哀妇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无告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无处申诉或无处诉说,常形容处境极度困苦、孤立无援的人或群体。以下从权威辞书及经典文献角度分层解析:

一、字义溯源与基本释义

  1. 字义分解

    “无”即“没有”,“告”指“诉说”“申诉”(《说文解字》释“告”为“告语也”)。组合后直译为“无可告诉”,强调个体或群体失去寻求帮助或伸张权益的途径。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2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

  2. 本义与引申义

    • 本义:形容孤立无援、申诉无门的极端困境。
    • 引申义:特指社会中最弱势的群体(如鳏寡孤独者),因其缺乏社会支持而陷入“无告”状态。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

二、经典文献中的用例印证

  1. 儒家典籍中的伦理关怀

    《孟子·梁惠王下》最早系统化使用该词:“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也。”此处“无告”直接关联社会边缘群体,强调其生存困境与道德保护必要性。

    文献来源:《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

  2. 历代注疏的阐释

    汉代赵岐注《孟子》时强调:“无告者,困苦之甚,无所控告也。”宋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进一步引申:“无告,谓无人可诉。”均突出其“丧失社会救济渠道”的核心特征。

    来源:《四书章句集注》,朱熹撰,中华书局,2011年。

三、现代语义与权威辞书定义

  1. 当代规范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为:“(形容词)有痛苦而无处诉说:~之苦丨~的孤寡老人。”延续古义的同时,扩展至现代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心理与生存困境。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商务印书馆,2016年。

  2. 语义特征分析

    • 主体特征:多指向缺乏社会资源与话语权的群体(如贫民、残障者)。
    • 状态特征:兼具物质匮乏(生存资源缺失)与精神绝望(求助无门)的双重困境。

      来源:《汉语语义学》,贾彦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四、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

该词凝结了中国传统社会对弱势群体的道德关注,儒家“仁政”思想主张统治者需优先保障“无告者”的生存权(如《礼记·王制》提及“恤无告”)。这一概念至今仍为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伦理基础,强调对“失语群体”的制度性保护。

来源:《中国社会思想史》,王处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网络扩展解释

“无告”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指无处申诉的困境
    形容人处于孤苦无助、有苦难言的境地,常见于描述弱势群体或社会底层。例如:“受欺压无告的社会”。

  2. 代指苦难者
    也可直接指代“有疾苦而无处诉说的人”,如古籍中提到的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


二、词源与演变

  1. 古代文献中的用法

    • 源自《尚书·大禹谟》:“不虐无告,不废困穷”,指不欺压孤苦无依之人。
    • 《孟子·梁惠王下》将“无告”与“鳏寡孤独”并列,强调其困苦无依的状态。
  2. 现代引申
    现代语境中,除保留原意外,还可隐喻个人或群体在困境中缺乏发声渠道的状态,如“冤苦无告”。


三、例句与用法


四、注意

部分资料提到“无告”有“保守秘密”的释义(如),但此用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是误读,建议以主流解释为准。

别人正在浏览...

败没鸨公避马步队裁截长信禅门愁眉苦脸村汉待物道秘的历敌众我寡锋线分茅岭焚香顶礼浮叶馆伴逛街龟币睔睔红茵红友戟门旌善九关虎豹疾恶如风疾早绝不护短龟裂伉声枯尅困劣流星报马隆就煤窑猛子贫舍穷谷湫漻饶雄如此桑虫三世山采使促狭诗仙疏瘦统统投置穨坏枉劳唯物主义乌赖树下藩乡都香洁西北协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