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缊褐的意思、缊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缊褐的解释

(1).犹缊袍。泛指贫者所服粗陋之衣。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譬如假穀於 夷 齐 之门,告寒於 黔 娄 之家,所得者不过橡栗緼褐,必无太牢之饍、锦衣狐裘矣。” 晋 陶潜 《祭从弟敬远文》:“冬无緼褐,夏渴瓢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若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藜羹緼褐,我自欲之。”

(2).指贫寒者。《晋书·文苑传·王沉》:“是则袞龙出於緼褐,卿相起於匹夫。”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缊褐”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wēn hè(注意“缊”在此处不读yùn),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1. 字面含义

    • 缊:指乱麻或旧棉絮填充的衣物,材质粗糙。
    • 褐:原指粗布衣服,后泛指贫贱者的衣着。
      组合后,“缊褐”字面指用粗麻、旧絮制成的简陋衣物,如和所述,是古代贫寒者的典型穿着。
  2. 引申含义

    • 代指贫寒者:因“缊褐”是穷人的服饰,该词也被借代指代贫寒阶层本身。例如晋代葛洪《抱朴子》中“橡栗緼褐”与“锦衣狐裘”对比,凸显贫富差异。
    • 象征清贫生活:在《颜氏家训》等文献中,“緼褐”常与安贫乐道的品德关联,体现对物质匮乏的坦然态度。

补充说明:

建议结合《汉语大词典》或权威古籍注本进一步考证,以补充网络释义的不足。

网络扩展解释二

《缊褐》这个词的意思是指衣衫破旧、褴褛不堪的样子。它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词,分别是“缊”和“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字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其中,“缊”的拆分部首是“缶”,它的笔画数是5;而“褐”的拆分部首是“裎”,它的笔画数是13。 关于这个词的来源,据考证,《缊褐》最早出现在《诗经·国风·鄘风·君子偕老》一篇中:“缊褐瓢箪,世所不堪。”它形容了君子与贫穷不堪的境况相伴的情景,后来逐渐成为描述衣衫破烂的词语。 至于繁体字形,它的写法是「緼褐」。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与“缊褐”相关的字。比如,“缊”的古字形是“絭”,在拆分部首和笔画上和现代写法一样,而“褐”的古字形是“纥”,在拆分部首和笔画上也与现代写法相同。 以下是一个例句来说明“缊褐”的用法:“他穿着一身缊褐的衣服,给人一种颓废不堪的感觉。” 关于组词,与“缊褐”相关的组词有:缊毛衣、缊绢衣、缊絮袍等等,这些词都是用来形容衣物破旧的。 近义词方面,可以用“破烂不堪”、“破衣烂衫”、“破败不胜”作为替代。 而与“缊褐”相反的词是“华丽”、“光鲜”。 以上就是关于《缊褐》这个词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