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送的意思、遗送的详细解释
遗送的解释
犹赠送。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重阳》:“前一二日,各以粉麵蒸餻遗送,上插剪綵小旗,掺飣果实,如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肉之类。” 宋 吴自牧 《梦粱录·二月》:“民间尚以青囊盛百穀、瓜果子种,互相遗送。”
词语分解
- 遗的解释 遗 (遺) í 丢失:遗失。遗落。 漏掉:遗忘。遗漏。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遗。路不拾遗。 余,留:遗留。遗俗。遗闻。遗址。遗风。遗憾。遗老(a.经历世变的老人;b.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 送的解释 送 ò 把东西从甲地运到乙地:送信。送审。输送。护送。呈送。 赠给:送礼。赠送。雪中送炭。 陪伴人到某一地点:欢送。送别。送亲。 丢掉:断送。 收迎取接 笔画数:; 部首:辶;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遗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赠送,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或特定语境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1.词义与结构
- 拼音:wèi sòng(注音:ㄨㄟˋ ㄙㄨㄥˋ),部分资料也标注为“yí sòng”。
- 结构:由“遗”与“送”组成,均为半包围结构,两字组合强化了“传递、给予”的语义。
2.古代用法与例证
该词多见于宋代文献,描述节庆或日常中的物品馈赠行为。例如:
- 重阳节:人们互赠粉面蒸糕,并装饰彩旗、果实(如石榴子、栗子等)。
- 二月习俗:用青囊盛装谷物、瓜果种子互相赠送。
3.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遗送”已较少使用,更多以“赠送”“馈赠”替代。其含义与法律术语“遗赠”(通过遗嘱赠与财产)有本质区别,需注意区分。
4.相关拓展
- 与“遗赠”的差异:遗赠是法律行为,需通过遗嘱实现,受《民法典》规范;而“遗送”仅为一般性赠送,无法律强制性。
- 文化背景:古代互赠物品的习俗反映了社会礼仪与节庆文化,如重阳糕的装饰兼具食用与象征意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法律领域的“遗赠”规则,可参考《民法典》相关条款。
网络扩展解释二
遗送的意思
《遗送》一词是指把物品或消息等交付给他人,让其保管或转交的行为。
拆分部首和笔画
《遗送》的部首是辶,总共有11画。
来源
《遗送》一词的来源比较明确,它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遗”和“送”,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这个词语。
繁体
《遗送》的繁体写法是「遺送」。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遗送》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整体结构与现代写法基本相同。
例句
1. 我将会把这封信遗送给他。
2. 在离开前,请你将这本书遗送给图书馆。
组词
遗产、遗物、送别、送行
近义词
转交、传送、托付
反义词
接收、保留、保管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