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磈礨的意思、磈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磈礨的解释

见“ 磈垒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磈礨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叠韵连绵词,主要用于形容山石或事物的形态。其详细释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山石堆积貌

    指山石高低不平、嶙峋堆积的状态。例如《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中“嶔岑碕礒兮,硱磳磈礨”,王逸注:“磈礨,山形也。”此义强调山势的嶙峋突兀。

  2. 高低不平的块状物

    引申指石块、土块等表面凹凸不平的物体。如明代刘基《题杂画卷子》诗:“枯树磈礨,霜枝潇洒。”此处形容枝干结节盘曲之态。

二、语义源流

三、文献用例

《楚辞·招隐士》:

“嶔岑碕礒兮,硱磳磈礨。”

——洪兴祖《楚辞补注》释:“山形险怪,参差嵯峨。”

清代黄景仁《登镇海城楼观海》:

“潮声磈礨走万雷,倒卷天云入杯酒。”

以“磈礨”拟潮水撞击礁石的轰响与激荡之态。

四、同源词辨析


参考资料:

  1. 王逸《楚辞章句》(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
  3.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
  4.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5.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磈礨”一词的解析:

  1. 字形与读音

    • 磈:读作“wěi”,形声字,石字旁,与石头相关。
    • 礨:读作“lěi”,结构为上下叠加,同样以石为部首。
  2. 基本释义

    • 磈:本义指石头高低不平的状态,引申为突兀、险峻的山石,如《楚辞》中“磈硊”形容怪石嶙峋。
    • 礨:指堆积的石头或小石堆,常用于描述地质形态。
  3. 组合词义 “磈礨”连用多形容山势险峻、怪石嶙峋的景象,常见于古文或诗词中,例如:

    “山形磈礨,若虎踞龙盘”(模拟古文例句)。

  4. 文化关联 该词与山水画、古典园林艺术中的“叠石造景”理念相关,体现自然奇崛之美(参考古代造园文献意象)。

  5. 使用建议 因属生僻词,现代汉语极少使用,若在古籍或特定文本中遇到,需结合上下文进一步分析具体修辞意图。

若您有具体出处或语境,可提供以便更精准解读。

别人正在浏览...

敖仓百植边人茶砖城雉臣司赤杨持疑不决吃一看十偢倸垂燿簇酒大胆怠傲打通宵都料负衡据鼎福慧双修复员改视岗楼高发挂瓢诡竞恒日讧乱化色五仓化斋甲货伽密激嚁敬辞惊扰跻险巨迹孔多郎平狼噬靓雅另起炉灶刘伶酒女宫旁眺齐给清问求问趋织日刻桑皮少白头深醇圣童视觉摅望死间天下大同徒诗土俑枉口诳舌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