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微独的意思、微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微独的解释

[not only;more than] 副词,表示不限于某个范围,与“不独”、“非独”等相同,可译为“不止”、“不仅”

微独赵。——《战国策·赵策》

详细解释

犹言不单是,不仅仅。《战国策·赵策四》:“微独 赵 ,诸侯有在者乎?” 清 方苞 《书朱注楚辞后》:“弔 屈子 之文,无若《反骚》之工者,其隐病幽愤,微独 东方 、 刘 、 王 不及也,视 贾 严 犹若过焉。” 清 吴敏树 《程日新先生家传》:“若先生之行,微独吾里中不復见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微独

释义

“微独”是古汉语中的连词,意为“不仅”“不只是”,表示递进关系,强调后一分句的内容在程度或范围上超越前文。其构词由否定副词“微”(义同“非”)与范围副词“独”(义为“仅”)组合而成,整体表达“不限于此”的语义。


典例解析

  1. 《战国策·赵策四》:

    “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释义:此处指“不仅赵国(如此),其他诸侯国也有类似情况吗?” 凸显对普遍现象的追问。

  2. 《古汉语虚词词典》释义:

    “微独”用于否定前项、引出更广泛的后项,语法功能与“非独”“不惟”相近,常见于先秦两汉文献。


用法特征


权威参考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收录“微独”词条,释义为“犹言非但”。
  2. 《古代汉语虚词通释》(北京出版社):分析其递进连词属性及先秦用例。
  3. 《战国策》校注本(中华书局):详注“微独”在对话中的逻辑强调作用。

(注:因古籍文献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采用权威出版社纸质文献,符合学术引用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微独”是一个文言词汇,主要用于古代汉语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词义解释

微独(音wēi dú 或wéi dú)
含义:表示“不仅”“不止”“不单是”,用于否定后文内容的唯一性,强调范围超出所述对象。
结构:由副词“微”(表示否定,相当于“非”)和“独”(仅、唯独)组合而成,整体可理解为“非独”或“不独”。


用法特点

  1. 文言副词:
    通常出现在句首或主语后,连接前后文,引出更广泛的情况。
    例:

    • 《战国策·赵策四》:“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不仅是赵国,其他诸侯国也存在类似情况)。
    • 清代方苞《书朱注楚辞后》:“其隐病幽愤,微独东方、刘、王不及也。”(他的隐痛和悲愤,不仅是东方朔、刘向、王逸等人无法比拟的)。
  2. 近义替换:
    与“非独”“不独”等词同义,多用于举例或递进语境中。


现代使用

“微独”在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属于典型的文言词汇,多见于古籍或仿古文本中。若需表达类似含义,可用“不仅”“不止”“非但”等替代。


“微独”是古代汉语中表递进关系的否定副词,核心语义为“不仅”,需结合具体文言语境理解。现代人阅读古籍时需注意其与白话文的区别。

别人正在浏览...

按兵不举辨脱鄙语不到乌江心不死布局不牧之地常好是齿迹创大诞得点妆吊脚楼掉罄滴定阇婆婆达二都防弊房稿丰爵负众甘腊贡院赫爔合要候车室欢嬿火光兽教唆犯浸包金钱草尽行科道坑阱刻下孔瘁矿脉燎炬离格儿戾莎緑衫煤炭部能说惯道媲美平坐铺写乳媪沈潭树名俟畿四生天横窝儿里反怃敖无闷侠辅县佰校庆小沙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