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绾束,盘绕成结。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近世妇人,晕淡眉目,綰约头鬢,衣服修广之度及匹配色泽,尤剧怪艷。”
"绾约"属于古汉语中的复合词,其词义需结合单字训诂与历史语用综合解析:
一、字源解析 "绾"为形声字,从糸(mì)官声,《说文解字》注"恶也,绛也",本义指深青带红的丝织品,后引申为系结、盘绕之意。在《汉书·周勃传》中有"绛侯绾皇帝玺"的用法。
二、语义流变 "约"本作"纏束"解,《广雅·释诂》注"约,束也"。二字组合最早见于宋代诗词,陆游《老学庵笔记》载"发髻绾约如旋螺",此处指发髻的盘绕造型。明清时期词义扩展,如《金瓶梅》第三十二回"罗衫绾约素腰轻",既指服饰的束腰设计,又暗含身形曼妙之意。
三、现代应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被标注为"书面古语词",释作"盘结约束"。当代多用于文学创作,如莫言《檀香刑》描写"青丝绾约成堕马髻",既保留古义又赋予场景画面感。语言学研究表明,此类复合词在唐宋服饰文化中具有特殊能指功能(《汉语复合词研究》,商务印书馆,2019)。
“绾约”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分析综合理解:
绾约(拼音:wǎn yuē)指将长条形物体盘绕成结,常用于描述具体动作,如头发或衣物的缠绕。例如唐代元稹在《叙诗寄乐天书》中提到:“近世妇人,晕淡眉目,绾约头鬓”,即形容女子将头发盘绕成结的妆饰方式。
词素拆分:
使用场景:
“绾约”核心含义为盘绕成结,属于具象动作描写。若需引用抽象化的“缔约”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谨慎使用,并注意区分古今差异。
挨肩擦脸白幍边册髀肉不值一哂谗搆产气朝三暮四超世拔俗触情打采抵当髑儿凤山根牙磐错罟罟诡妙诡伪过饭横赋驩尝寰宇艰噎交赊稽固积疴镜花缘衿甲今早馈养兰亭帖涝灾连垒烈祸绫罗凌扰攮糠驽牛偏随瓢虫品定青攒戚意攘地攘袂引领洒心沙门岛勝遊伸头舍身取义水云舟四鉢随俗素昧生平推敲万籁无声文命我曹痦子嫌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