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玉与象牙。《淮南子·俶真训》:“目观玉輅琬象之状,耳听《白雪》《清角》之声,不能以乱其神。” 高诱 注:“玉輅王者所乘,有琬琰象牙之饰。”
“琬象”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基本词义
“琬象”指美玉与象牙,常用于形容珍贵、华美的物品。其中“琬”本义为一种上端浑圆无棱角的玉(),后引申为美玉的泛称;“象”即象牙,象征稀有与奢华()。
文献出处与用法
该词最早见于《淮南子·俶真训》:“目观玉輅琬象之状,耳听《白雪》《清角》之声,不能以乱其神。” 汉代学者高诱注:“玉輅王者所乘,有琬琰象牙之饰。” 这里“琬象”特指古代帝王车辇上镶嵌的玉和象牙装饰()。
象征意义
在文学中,“琬象”常与“琬琰”并用,比喻晶莹美好的事物,如品德、才华或珍贵器物()。其组合体现了古代对材质与工艺的双重推崇。
字形与音韵
如需进一步了解“琬”字的单独释义或相关词语(如“琬琰”),可参考古籍《说文解字》或汉代文献注疏。
琬象是一个汉字词语,由“玩”和“象”两个部分组成。
“琬”字的拼音为wǎn,部首为王,笔画数为15。王表示玉,象征美好的事物;羊表示羊角,象征美好的角。古时的汉字写法为“玩”。繁体字为“琬”。
“象”字的拼音为xiàng,部首为象,笔画数为10。象表示大象,也可引申为特殊之物。古时的汉字写法为“象”。繁体字为“象”。
琬象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献中。在《尚书》中有:“明星有不明,三瑞有象典。”这句话中的“象典”就是指的“琬象”。在古代,《诗经》中也有提到“大象无蹄,犀牛无尾”,其中的“象”即是指大象。后来,琬象逐渐演变为表示美好的象征。
以下是关于琬象的示例句子:
1. 他们将琬象视为吉祥的象征。
2. 这幅画上的琬象栩栩如生,非常精致。
3. 在古代,人们常常在宫廷中使用琬象装饰。
与琬象相关的词语:
1. 琬璧(wǎn bì):指美好的玉石。
2. 琬琰(wǎn yàn):指美好的事物。
3. 美好(měi hǎo):意为美丽、良好。
4. 丑陋(chǒu lòu):意为难看、不好看。
总结:琬象是一个由“玩”和“象”两个部分组成的汉字词语。它来源于古代文献,代表着美好的象征。与琬象相关的词语有琬璧、琬琰,与其意义相近的词语是美好,相反的词语是丑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