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未加工的玉石。 宋 梅尧臣 《读月石屏诗》:“徒为顽璞一片圆,温润又不似圭璧。”
(2).比喻愚笨而未开窍的人。谦词。 唐 张玄晏 《谢时相启》之二:“相公曲示洪钧,重磨顽璞。”
“顽璞”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解析:
未加工的玉石
指天然未经雕琢的玉石,保留了原始质朴的状态。例如宋代梅尧臣在《读月石屏诗》中描述:“徒为顽璞一片圆,温润又不似圭璧。”
比喻愚钝未开窍的人
用作谦辞,形容自己或他人尚未受到教化或缺乏灵性。如唐代张玄晏在《谢时相启》中自谦:“相公曲示洪钧,重磨顽璞。”
部分词典(如查字典)提出其作为成语的用法,强调“性格纯朴坚贞、不受外界腐蚀”。但这一解释在其他权威来源中未明确提及,可能是语境中的延伸义,需结合具体文本理解。
该词核心指“未经雕琢的原始状态”,既可形容物(玉石),也可喻人(谦称愚钝)。使用时应根据语境判断具体含义。
《顽璞》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原始、天然、未经雕琢的意思。它形容事物简单朴实、自然本真的状态。
顽(wán)是由“页”和“灬”两个部首组成,它的总笔画数为9;璞(pú)是由“玉”和“甫”两个部首组成,它的总笔画数为14。
《顽璞》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如《本草纲目》等。它的古体字为「頑璞」,是繁体字的写法。
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有所不同。古时候的「顽」字写作「頑」,它的形状更为古朴,横折线较长;「璞」字中的「玉」部分写作「玨」,「甫」部分则写作「布」。
1. 他的艺术作品充满了顽璞之美,给人一种原始之感。
2. 这片土地还保持着顽璞的自然风貌,没有受到过人类的干扰。
顽石、顽强、璞玉、璞鸟
纯朴、质朴、朴素、未经雕琢的
精致、繁复、雕琢过的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