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晩秋的意思、晩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晩秋的解释

秋季的末期。指农历九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晩秋的汉语词典释义与详解

一、核心释义

“晩秋”是“晚秋”的异体字写法,现代汉语规范写作“晚秋”。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的权威解释,“晚秋”包含两层含义:

  1. 时令概念:指秋季的末期,即农历九月。此时气温显著下降,草木凋零,自然界进入由秋向冬过渡的阶段。
  2. 农作物状态:特指某些晚熟作物在深秋时节收获的时期,如晚秋作物(例如晚稻、晚玉米等)。

二、气象与物候特征

晚秋的典型特征是昼夜温差增大,冷空气活动频繁。中国气象局官网指出,晚秋时节(约公历10月下旬至11月)常出现“霜降”“寒露”等节气,北方地区可能出现初霜,南方则多阴雨连绵(来源:中国气象局-二十四节气科学解读)。

三、文化意象与文学象征

在古典文学中,晚秋常承载萧瑟、寂寥的意境。例如:

四、节气关联与民俗

晚秋包含两个重要节气:

  1. 寒露(公历10月7-9日):露水凝结,寒气渐生,民间有“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
  2. 霜降(公历10月23-24日):初霜出现,农事上需抢收晚熟作物,防霜冻灾害(来源:民俗学者宋兆麟《二十四节气志》,ISBN 978-7-5086-8670-5)。

权威参考来源说明

(注:因《现代汉语词典》无公开电子版链接,故仅标注实体书信息;其他来源均提供可访问的官方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晩秋”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多个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
指秋季的末期,此时天气逐渐转冷,自然景象呈现凋零萧瑟之态。例如草木枯黄、落叶纷飞,常被用于描绘季节更替的尾声。

二、时间范围

  1. 农历九月:传统历法中,晩秋对应农历九月,接近冬季。
  2. 公历时段:北半球约为10月下旬至11月,南半球则为4月至5月。

三、引申含义
除自然季节外,还可比喻事物由盛转衰的状态,如人生暮年、事业衰退或繁华落幕的场景。

四、其他用法
在农业中,“晚秋”也指晚秋作物,即秋季末期播种或成熟的农作物。

示例诗句:

如需更详细例句或文化背景,可参考权威词典或文学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变危为安裁画忏祈传烛搥背触景佽飞存储单元捣气放浪不拘缝腋附集浮柱狗附鹳鷒古物虹蜺阁欢门涣诏华清池温泉回合回娘家昏德驾头杂剧节正荆鸡机桥钧适駏虚看牌枯魄刳心雷樽林语堂率肆蛮唱美风鸣金收军内妾浓抹淡妆篷庐蒲菴强固倾角求楼入乡随俗三笠辞社稷主授简撕罗天符窕冶梯己误期无些香灰乡丘小顽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