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诛的意思、枉诛的详细解释
枉诛的解释
枉杀。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是时,太后摄政, 梁冀 专权,枉诛良臣。”《旧唐书·徐有功传》:“故前后为狱官,以諫奏枉诛者,三经断死,而执志不渝,酷吏由是少衰。”
词语分解
- 枉的解释 枉 ǎ 弯曲,弯屈,引申为行为不合正道或违法曲断:枉道。矫枉过正。贪脏枉法。枉己正人(自己身子不正,倒去矫正别人)。 冤屈:枉死。冤枉。 屈就,用于别人,含敬意:枉驾(a.称对方来访自己;b.请对方往
- 诛的解释 诛 (誅) ū 把罪人杀死:害民者诛。诛灭。诛锄。诛戮。伏诛。 责罚:诛意(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讹定罪状)。口诛笔伐。 责求:诛求无已(一味索取,没有止境)。 笔画数:; 部首:讠;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枉诛”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析:
1.基本含义
“枉诛”指无辜被冤杀或冤枉处死的行为。其中“枉”表示冤屈、不公正,“诛”指处决或杀害,组合后强调因冤案或滥用权力导致的无辜者受刑。
2.字词分解
- 枉(wǎng):本义为弯曲,引申为冤屈、违背公正,如“矫枉过正”“贪赃枉法”。
- 诛(zhū):原指谴责、声讨,后特指处决,如“口诛笔伐”“害民者诛”。
3.历史用例
古代文献中,“枉诛”常用于描述权臣或酷吏滥用刑罚。例如:
- 《后汉纪》记载东汉梁冀专权时“枉诛良臣”;
- 《旧唐书》提到徐有功多次谏阻枉杀,使酷吏气焰稍减。
4.近义词与语境
- 近义词:枉杀、冤杀。
- 使用场景:多用于历史、法律或文学语境,批判司法不公或政治迫害。
5.现代延伸
现代语境中,“枉诛”可比喻因误解或诬陷而遭受不公正对待,但更常见于学术或文学讨论,日常使用频率较低。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文献例证或近义词对比,可参考权威词典(如、5、8)。
网络扩展解释二
枉诛
枉诛是一个汉字词语,成语用法是“枉加诛戮”,意指冤枉的型业、冤杀无辜。该词的拆分部首为木(mù)和言(yán),笔画数为13画。
枉诛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詩經·小雅·黍苗》:“维叶苗苗,以莛以蕧,未见君子,憔悴以死。”这是说苗子茂盛而又绿,却没有得到贵族子弟(君子)的赏识,使得它们枯萎死亡。这里的“憔悴以死”可被解释为“枉诛”。枉诛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是木部字,相似繁体字为“枉誅”。
以下是枉诛一词的一些古代汉字写法:
- 篡字形代键:《说文解字》中“木古枉之本曲之”。
- 简化形代键:《康熙字典》中的“绰耳偏”。
- 隶变体代键:《罗马铁兵の铭文》中的表意形声符,写作“⿰木㔾”。
以下是一些关于枉诛的例句:
- 他们无辜地被枉诛,使人深感痛惜。
- 莫要冤枉好人,免得枉诛无辜。
- 那位冤枉的被告终于获得了无罪释放,宣告了自己的枉诛。
与枉诛相关的组词有:
- 枉然:徒然、毫无结果。
- 枉法:冤枉的刑法、冤屈的法律。
与枉诛意义相近的词语包括枉屈、冤狱、冤案。
与枉诛意义相反的词语包括罪有应得、理所当然。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