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言妄听的意思、妄言妄听的详细解释
妄言妄听的解释
[not take sth. too seriously] 随意言之,随意听之,说者无心,听者无意
详细解释
谓言者随便说说,听者姑且听听,皆不认真看待。语本《庄子·齐物论》:“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亦以妄听之。” 清 袁枚 《<新齐谐>序》:“妄言妄听,记而存之,非有所感也。”
词语分解
- 妄言的解释 .谬说。《管子·山至数》:“不通於轻重,谓之妄言。”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皇家撰《晋史》,多取此书。遂採 康王 之妄言,违 孝标 之正説。”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尊称圣人,自
- 妄听的解释 .《庄子·齐物论》:“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亦以妄听之。”后以“妄听”谓随便听听,不认真看待。 鲁迅 《准风月谈·偶成》:“时代已远,真伪难明,那边妄言,这边妄听。”参见“ 妄言妄听 ”。.乱听;偏听。《
网络扩展解释
“妄言妄听”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基本释义
- 核心含义:指说话的人随意说,听的人随意听,双方都不认真对待。
- 字词解析:
- 妄:意为“不实”“随意”。
- 言/听:分别对应“说”和“听”,强调双方行为的轻率性。
出处与典故
- 最早来源:出自《庄子·齐物论》,原文为:“予尝为女(汝)妄言之,女(汝)妄听之奚。”庄子通过此句表达对语言真实性的质疑,主张不必过于执着言辞。
结构与用法
- 语法结构:联合式成语,可作谓语、定语。
- 感情色彩:含贬义,常用于批评不严肃的交流态度。
示例与应用
- 古籍例句: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用“妄言妄听,记而存之,非有所感也”,描述对荒诞内容的记录态度。
- 现代场景:适用于形容闲聊八卦、敷衍对话等情境,如:“会议上他妄言妄听,导致问题未被真正解决。”
补充说明
- 发音:拼音为wàng yán wàng tīng,注音为ㄨㄤˋ ㄧㄢˊ ㄨㄤˋ ㄊㄧㄥ。
- 近反义词:部分资料提及近义词为“土崩瓦解”(存疑,需结合语境),反义词如“正人君子”,但更贴合的对照表达需根据上下文判断。
总结来看,该成语强调交流中缺乏严肃性,需结合语境判断其贬义程度。如需进一步探究庄子的哲学背景,可参考《齐物论》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妄言妄听
妄言妄听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言语无凭,听信未经验证的话语。妄言妄听意为不负责任地随口说话,不经思考地接受他人的说辞。
拆分部首和笔画:妄(女+亡),言(言字的字头),听(耳+艮)。
来源:《庄子·齐物论》:“妄言妄听。”
繁体:妄言妄聽。
古时候汉字写法:妄言妄聽。
例句:他对这个问题没有深入研究,只是妄言妄听地随口表达自己的看法。
组词:妄想、妄自菲薄。
近义词:信口开河、胡说八道。
反义词:言之有物、听之有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