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亡命的意思、亡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亡命的解释

(1).谓削除户籍而逃亡在外。泛指逃亡,流亡。《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张耳 尝亡命游 外黄 ……是时脱身游,女家厚奉给 张耳 。” 司马贞 索隐:“ 晋灼 曰:‘命者,名也。谓脱名籍而逃。’ 崔浩 曰:‘亡,无也。命,名也。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为亡命。’”《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 张敞 亡命,坐致朱轩。” 李善 注:“命,名也。谓所犯罪名已定,而逃亡避之,谓之亡命。” 宋 王安石 《委任》:“ 陈平 ,亡命之虏也,出捐四万餘金,不问出入。”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一章三:“大革命失败后,我到 日本 去亡命。”

(2).指逃亡者。 汉 扬雄 《解嘲》:“ 范雎 , 魏 之亡命也,折胁摺髂,免於徽索,翕肩蹈背,扶服入槖。”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君臣鉴戒》:“ 伊尹 , 有莘 之媵臣; 韩信 , 项氏 之亡命。”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二:“ 隋 既平 陈 , 南海 有五六百家居水为亡命,号曰游艇子。”

(3).指铤而走险不顾性命的人。 汉 荀悦 《汉纪·景帝纪》:“ 吴 之所诱者,无赖子弟、亡命、铸钱姦人,故相诱以反。”《新唐书·王及善传》:“ 俊臣 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戳善良,天下疾之。”《花月痕》第四二回:“当初 员逆 倡乱,结了五个亡命,号为‘五狗’。”

(4).拼命,不顾一切。《天雨花》第十一回:“ 毛成 着急十来分,用力一挣衣破裂,脱了身儿亡命奔。” 叶紫 《星》第一章:“亡命地从湖滨跑回来,放好桶,晒好衣裳,在进到卧房的时候, 梅春姐 已经身疲力软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亡命"是现代汉语常用复合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十卷)收录的释义包含两个核心义项:

一、动词性含义 指为逃避灾祸或法律制裁而改名换姓流亡异乡,如"亡命天涯"。该用法可追溯至《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中"张耳尝亡命游外黄"的记载,体现古代户籍制度下的生存状态。

二、形容词性含义 描述不顾性命从事危险或非法活动的行为特征,常作为修饰语构成"亡命之徒""亡命匪徒"等四字格,如《现代汉语学习词典》中例句"警方抓获了这个亡命团伙"。

该词的语义演变呈现从具体逃亡行为到抽象冒险特质的引申过程,《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特别指出:"命"在此为"名"的通假字,原义实指"削除名籍而逃亡",这一考据佐证了词义发展的逻辑链条。

网络扩展解释

“亡命”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具体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逃亡/流亡
    原指古代削除户籍后逃亡在外,后泛指逃离原居地、躲避追捕的行为。例如《史记》记载张耳“亡命游外黄”,即逃亡至他乡。现代用法如“亡命出国”。

  2. 铤而走险的人
    指不顾性命、冒险作恶的极端分子,如“亡命之徒”。这类人常以极端手段行事,例句:“警方抓捕了无恶不作的亡命之徒”。

  3. 拼命/不顾一切
    引申为豁出性命的行为,如“亡命动作”,形容极度冒险的举动。


二、词源与演变


三、近义词与用法


四、现代语境中的扩展

在文学或影视中,“亡命”常渲染紧张氛围,如“天狐同他亡命天涯”(),或形容极端角色(如“亡命匪徒”)。需注意其贬义倾向,多用于描述负面人物或行为。

别人正在浏览...

八搨将军便辞侪好吵吵闹闹成业侈虐大痊等样电唱头电视电话彫镌动起碓屋放任丰霄風誼服牛乘马甘茶国是豪华赫濯画革花障挥毫火耨刀耕艰戹将然疆泽嗟矜金石言廊房狼上狗不上良苦霤水乱说蛮陬门廷密电码内衣凝结怒喝炮仗瓶隐骞树起蹶青龙疏日有万机三长月桑蚕丝沈香拐蛇鱼四川省隼旗太虚唐弓天知地知亭伯恸怛外僚危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