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尫柔”。柔弱。 宋 苏轼 《参寥子真赞》:“维 参寥子 ,身贫而道富,辩於文而訥於口,外尫柔而中健武。”
“尪柔”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解释:
基本含义
该词原指柔弱,多形容人外表的文弱或性格的温和。例如苏轼《参寥子真赞》中提到“外尫柔而中健武”,描述参寥子外表柔弱但内在刚强。
引申义
在部分权威解释中(如查字典),“尪柔”特指男子缺乏阳刚之气,带有贬义色彩,形容男性软弱无能、优柔寡断的性格特征。这种用法强调性别与气质的反差,属于成语化表达。
词源与结构
使用场景
注意事项
由于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需注意语境差异。部分古籍中仅为中性描述(如外表文弱),而现代解释可能偏向负面评价。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苏轼原文《参寥子真赞》。
「尪柔」是一个方言词汇,主要在闽南地区使用。在闽南语中,「尪柔」的意思是指一个男性对妻子或女朋友非常溺爱和宠爱的样子。
「尪柔」由两个字组成,可以拆分成「尪」和「柔」。
「尪」的部首是「尢」,总计有三划。
「柔」的部首是「木」,总计有九划。
「尪柔」来源于闽南方言,属于地方俚语。它常常被用来形容一个男性对女性的非常溺爱和宠爱,呈现出对妻子或女朋友的柔软情感。
「尪柔」的繁体写法为「娘柔」。
根据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尪」可以写作「孃」,「柔」则保持不变。
1. 他对他媳妇真是尪柔得要命,样样事情都替她做。
2. 我的姥爷对我奶奶就是尪柔得不得了,从不让她受一点委屈。
1. 尪柔情 - 形容男性对女性非常柔情。
2. 尪柔病 - 指男性对女性的宠爱达到了一种病态的程度。
3. 尪柔指数 - 用来衡量一个男性对女性的宠爱程度的指数。
近义词可以是「疼爱有加」、「溺爱」。
反义词可以是「漠不关心」、「忽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