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徒刑的意思、徒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徒刑的解释

(1) [imprisonment;prison sentence]∶刑罚名。将罪犯拘禁于一定场所,剥夺其自由,并强制劳动。其名始于北周。今分************和无期徒刑两种

(2) [term of imprisonment]∶服刑期

判十年徒刑

详细解释

刑罚名。将罪犯拘禁于一定场所,剥夺其自由,并强制劳动的刑罚。其名始于 北周 ,并列入“五刑”之一。年数为一至五年, 隋 改为一至三年, 唐 、 宋 、 元 、 明 、 清 因之,惟刑等有所不同。今分************和无期徒刑两种。我国刑法规定,************期限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但在数罪并罚或死缓减为************时,可到二十年。《周礼·秋官·司圜》:“司圜掌牧教罢民。凡害人者,弗使冠饰而加明刑焉,任之以事而收教之。能改者,上罪三年而舍,中罪二年而舍,下罪一年而舍。”按,此即后世的徒刑。《隋书·刑法志》:“﹝ 北周 《大律》﹞三曰徒刑……四曰流刑。”《唐律疏议·名例一·徒刑五》:“徒刑五:一年,赎铜二十斤;一年半,赎铜三十斤;二年,赎铜四十斤;二年半,赎铜五十斤;三年,赎铜六十斤。”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徒刑是汉语法律术语中指剥夺犯罪人一定期限人身自由并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措施。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其核心特征包含"限制人身自由"与"强制劳动"双重属性,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有期徒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刑期幅度为6个月至15年,数罪并罚时总和刑期不满35年的最高可判20年,超过35年的最高可判25年。刑期计算包含判决执行前的羁押期,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二、无期徒刑 适用于罪行严重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中依据《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罪犯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的,可依法减为有期徒刑。司法实践中,无期徒刑实际服刑期通常不低于13年。

该刑罚制度的法律依据见于《刑法》第三十三条,明确将徒刑列为五大主刑之一。执行过程中,按照《监狱法》第四条规定,罪犯需接受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体现惩罚与改造相结合的原则。

网络扩展解释

徒刑是刑法中的一种刑罚方式,其核心含义为剥夺犯罪人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并强制其接受劳动改造。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1. 剥夺自由与强制劳动
    将罪犯拘禁于监狱等特定场所,限制其人身自由,并强制进行劳动改造,目的是通过教育和惩戒促使罪犯回归社会。这一刑罚形式可追溯至古代,如中国商周时期、欧洲古罗马等均有类似制度,但现代徒刑更强调矫正功能()。

  2. 分类

    • 有期徒刑:有明确的刑期范围,通常为数月至数十年(中国刑法规定单罪最高15年,数罪并罚不超过25年)。
    • 无期徒刑:终身剥夺自由,但可通过减刑或假释转为有期徒刑()。

二、法律特征

  1. 适用范围
    主要针对严重犯罪行为,如危害公共安全、暴力犯罪等。例如非法运输珍贵野生动物制品罪可能被判13年有期徒刑()。

  2. 刑期计算
    判决时需综合考虑犯罪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数罪并罚时,总和刑期不满35年的最高判20年,35年以上的不超过25年()。

三、历史与发展

徒刑在中国法律中的规范化始于北周,被列入“五刑”之一。现代刑法体系下,其地位从传统的惩罚性劳动转向更系统的矫正机制()。


如需了解具体法律条文或案例细节,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九条及相关司法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

暴斧不晓事操烈倡楼産门车驾逞力舂人辞调粗工盗泉瘨痫遁迹空门独照痱子粉拊背扼喉富穰纲柄膏香公厠蛊荡姑父骇诧翰长好外桓文获生活跳见告讲量就此拘胁抗衡来龙去脉冷觉立论瞢闇劘剥堡堠千差万别欠欠答答钱丬鱼群龙无首人民内部矛盾戎寄荣贱桑羊颡子眼三角恋爱省事三实质説饼说话之间腾拿统镘铜雀砚违言文路霞骨相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