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荼炭的意思、荼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荼炭的解释

涂炭。比喻极困苦的境地。荼,通“ 涂 ”。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豺狼抗爪牙之毒,生人陷荼炭之艰。”《魏书·沮渠蒙逊传》:“况在 秦陇 荼炭之餘,直是老臣尽効之会。”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八:“於世无患,与人无争,而沿海生灵永息荼炭,惟足下图之。”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荼炭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荼炭”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深度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形、字义及文献用例三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荼”本指苦菜(《说文解字·草部》:“荼,苦菜也”),后引申为“苦痛”;“炭”即燃烧的木炭,象征炽热与灾难。二者组合为“荼炭”,字面可解作“苦痛如荼、炽烈如炭”,比喻民众陷入极端困苦的境遇。现代汉语中多写作“涂炭”,二者为异形词关系(《汉语大词典》第9册)。

二、出处与词义演变

该词最早见于《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记载夏朝暴政下百姓的苦难。汉代《孟子章句》注“如水益深,如火益热”时亦用此词,强化其“水深火热”的比喻义。唐代孔颖达《五经正义》将“荼炭”训为“泥涂炭火”,进一步明确其双重困境的象征性。

三、典型用法示例

  1. 历史文献:晋代潘岳《西征赋》“生灵荼炭,文物摧朽”描写战乱惨状
  2. 文学修辞:现代作品中偶见“荼炭生灵”的用法,强调灾难的毁灭性
  3. 成语化表达:常与“生灵”连用为“生灵荼炭”,见于《资治通鉴》等史书。

(参考来源:汉典网《汉语大词典》条目、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电子版)

网络扩展解释

“荼炭”是汉语词汇,通“涂炭”,主要用来比喻极困苦的境地或灾难性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荼炭”中的“荼”在此处为通假字,同“涂”(泥土),“炭”指炭火。合起来字面意为“陷入泥沼与火坑”,引申为生灵遭受巨大苦难,如《魏书·沮渠蒙逊传》中“秦陇荼炭之餘”即描述战乱后的惨状。

  2. 词源与用法

    • “荼”本义为苦菜(如“荼毒生灵”),但在“荼炭”中借作“涂”,属于古汉语通假现象。
    • 常见于历史文献,如晋代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用“生人陷荼炭之艰”形容百姓疾苦。
  3. 现代语境
    现代汉语中更常用“涂炭”,如“生灵涂炭”。使用“荼炭”时多出于仿古或文学化表达,例如清代魏源《圣武记》中“永息荼炭”。

该词强调极端困苦的境遇,需结合上下文理解,日常使用建议优先选择“涂炭”以避免歧义。

别人正在浏览...

卑狭表微彬彬有礼鄙野裁模侪偶虫镌鼠啮辞劳丹扆地涩东三省二贤发俏个侬公羊夬夬诖乱鹳子黑水靺鞨徽钦狐剌货轮火瑞芥菜济济翼翼寖染金钥谨质空雷礼度楼板楼桑里马蚿媒稳婆闷棍门楼庙碑木豆闹市拿下马扭股儿糖拟行路难盆吊蓬岛清管秋罗身亲实谷説短论长四渎肃客特煞调级脱涩图史外闲维妙维肖逶虵卫足葵污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