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唾沫的意思、唾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唾沫的解释

唾液。 茅盾 《小巫》:“姑爷勉强捺住一团火,吐一口唾沫,也就走了。” 老舍 《二马》第四段四:“‘啊,今儿还许有一盅半盅的喝呢!’ 马老先生 咽了口唾沫。”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唾沫(tuò mo)是汉语中表示“唾液”的常用词,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定义与医学属性 唾沫在医学上称为唾液,是由口腔内的唾液腺分泌的无色透明液体,常带有少量泡沫且略显混浊。成年人每日分泌量约为1-1.5升,主要来源于颌下腺(60%-65%)、腮腺(22%-30%)和舌下腺(2%-4%)。

2. 文学与日常用法 在文学作品中,唾沫常被用来刻画人物状态,例如:

3. 语义延伸 该词也可表示带有负面情绪的吐唾沫动作,如《左传》中“不顾而唾”描述轻蔑行为。字源方面,“唾”从“口”与“垂”声,本义即口液。

4. 语言对照 英语译为 saliva/spittle,德语为 Speichel,法语为 salive


注:如需进一步了解唾液的消化功能或文化象征意义,可查阅医学或文化类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唾沫

《唾沫》是一个常用词汇,用于表示人或动物口中所吐出的液体。它是由两个部首组成:口部首和水部首。它的总笔画数为13笔。

来源

《唾沫》一词来源于古代汉语,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有相关记载。这个词代表了人类的基本生理现象,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词汇之一。

繁体字

《唾沫》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唾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中,「唾」的写法多种多样,可以写成「唾」或「涶」,都是用来形象地表示吐出口水的意思。而「沫」的古时候写法为「毛」,这种写法是通过描述整个液滴的形状来表示。

例句

1. 他生气时口中不停地吐出唾沫。

2. 那只狗热得喘着粗气,唾沫四溅。

组词

唾液、吐唾、唾弃、唾手可得。

近义词

口水、吐沫、涎沫。

反义词

吞咽、咽下。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