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粮积草的意思、屯粮积草的详细解释
屯粮积草的解释
储存粮食和草料。
词语分解
- 屯粮的解释 屯田上缴的税粮。《明史·宪宗纪》:“秋七月己酉,免天下军卫屯粮十之三。”《明史·平阳王济熿传》:“内使 刘信 等数十人告 济熿 擅取屯粮十万餘石,欲应 高煦 ,并发其宫中诅咒事。”
- 积草的解释 .指草甸。《管子·立政》:“修火宪,敬山泽林藪积草。”.存留野草。《管子·权修》:“野不积草,农事先也;府不积货,藏於民也。”.指贮积饲料。 清 李渔 《比目鱼·寇发》:“故此就在万山之中,招兵买马
网络扩展解释
“屯粮积草”是一个古代常用的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 指储存粮食和草料,主要用于军事备战或应对长期需求。其中“屯”与“积”均有聚集、储备之意,强调对物资的系统性囤积。
2.出处与典故
- 出自《三国演义》第七十回,描述曹操在天荡山储备粮草的情节:“此去有山,名天荡山,山中乃曹操屯粮积草之地。”
- 这一场景体现了古代战争中粮草储备的重要性,后成为经典用例。
3.用法与结构
- 语法功能:作谓语、定语,多用于描述备战或长期规划。
- 成语结构:联合式,由“屯粮”和“积草”两个动宾短语并列组成,强调全面储备。
- 感情色彩:中性词,无褒贬倾向。
4.近义词与关联表达
- 积草屯粮:词序调换,含义相同,如《水浒传》中“积草屯粮”的用法。
- 蜂拥蚁屯:形容人群或物资密集聚集的状态,可作接龙成语。
5.字源解析
- “屯”字甲骨文形似草木初生,本义为艰难生长,后引申为聚集、驻扎(如屯兵)。
- 结合“积”字,强化了“持续储备”的动态过程。
该成语源自军事策略,现可泛指导向性储备行为,常见于历史文本或文学创作。如需进一步了解《三国演义》原句或字源考据,可参考汉典、诗词名句网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屯粮积草
《屯粮积草》是一个成语,意为储存粮食和饲草。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屯(tún)和粮积草(liáng jī cǎo)。
拆分部首和笔画
屯:由尸部和屮部组成,共5画。
粮:由米部和艮部组成,共10画。
积:由禾部和忌部组成,共10画。
草:由艹部和早部组成,共9画。
来源和繁体
《屯粮积草》一词来源于古代农业社会,农民们在丰收季节会将粮食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在农田边缘或草地上堆积草料,也是用来备草料的。
繁体字为「屯糧積草」。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积」的字形和「己」非常相似,都是三个横的组合。此字的古写有「禾见冉」。
例句
农民们在丰收后屯粮积草,以备后续长时间的需要。
军队在战争期间常常要提前屯粮积草,以确保战斗力的持续。
组词
屯粮、积草翻开了这座散财山的钥匙,谁不知道这条法子?
屯积、粮食、草地、农田、丰收。
近义词
积蓄、储备。
反义词
消耗、耗尽。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