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儒家提倡的伦6*理道德的十个方面。《尚书大传》卷一下:“五作十道,孝力为右。” 郑玄 注:“十道,谓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恭、夫和、妻柔、姑慈、妇听者也。”
(2).十个行政区域。 唐 贞观 初,分全国为 关内 、 河南 、 河东 、 河北 、 山南 、 淮南 、 江南 、 陇右 、 剑南 、 岭南 等十道。
(3).十个行政区域。 元 代 江南 行台所辖十道: 江东 建康道 、 江西 湖东道 、 江南 浙西道 、 浙东 海右道 、 江南 湖北道 、 岭北 湖南道 、 岭南 广西道 、 海北 广东道 、 海北 海南道 、 福建 闽海道 。参阅《元史·百官志二》。
(4).即十善。不犯十恶。见《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六。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十道汉语 快速查询。
"十道"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核心释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析:
一、历史地理概念 指唐代贞观元年(627年)设立的监察区划,包含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和岭南道,构成中央对地方行政的监察体系(《旧唐书·地理志》)。该制度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调整为十五道,成为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演变的重要节点(《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二、佛教哲学范畴 在佛教典籍中特指十种修行途径,《法界次第》记载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构成佛教伦理体系的核心戒律(《大正新修大藏经》)。此概念与"十善业道"存在义理关联,体现了佛教因果观对行为规范的指导意义。
三、古代天文术语 《周髀算经》中作为测日影的计量单位出现,载有"十道侧晷"的测量方法,反映先秦时期的天文观测技术。该用法在《九章算术注》中得到数学验证,证明其作为古代科学计量基准的应用价值(《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卷》)。
“十道”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指儒家提倡的十种伦理规范,具体包括:
即“不犯十恶”,指远离杀生、偷盗、邪淫等十种恶行,源自《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
“十道”的核心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班朝别体哺乳惭顺劖刀成绪瞋眸灯影递互镀层犊子烦秽反生香烦浊凤楼琪树附片浮浅高垒深壁汉白玉呵导猴孙王候天黄荻虎门销烟豁拉拉迦罗婆劫江皋极称戒程讦诞浸润之谮刔发勘灾叩石垦壤溜掉率道庬洪缥渺跷蹄辇脚麒麟钦叹衢国羣孽桡枉忍手散车搔屑伤秏舍近即远勝民守孝数学系随例陶令株穨响拖紫徒属诬情翔儛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