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喻激发诗人创作欲望的音乐。 唐 冯贽 《云仙杂记·俗耳针砭诗肠鼓吹》:“ 戴顒 春擕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鸝声,此俗耳鍼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
“诗肠鼓吹”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与文学创作中的灵感激发密切相关。以下从词义、出处、典故及用法等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
戴颙认为黄鹂的啼鸣能洗涤世俗之耳,激发诗情,故携酒前往聆听。
该成语解释在《汉典》《云仙杂记》等典籍中均有明确记载,且被多个权威词典收录(如、3、9),可信度较高。部分网页(如、10)虽表述简略,但核心内容与主流释义一致。
《诗肠鼓吹》是一个汉语词语,意为诗歌和文辞的鼓动和吹嘘。
《诗肠鼓吹》可以拆分为:诗(言字旁)、肠(⺼字旁)、鼓(音字旁)和吹(口字旁)。
它的笔画数分别为:4画、6画、13画和6画。
《诗肠鼓吹》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论语·子罕第十》的原文:“诗云:‘鼓钟琴瑟斯乐是已。’”
在繁体字中,诗肠鼓吹的对应形式为「詩腸鼓吹」。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有所不同。对于《诗肠鼓吹》,它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为「詩艵鼓吹」。
1. 他的演讲真是《诗肠鼓吹》,让人心潮澎湃。
2. 这部电影用画面和音乐将诗歌的美妙《诗肠鼓吹》般展现出来。
1. 鼓吹:吹捧、宣传、吹嘘
2. 诗肠:诗意、诗情、笔耕墨耘
1. 花言巧语
2. 浮夸夸张
1. 真诚实在
2. 谦逊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