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十天。 唐 薛用弱 《集异记·于凝》:“故人宰 宜禄 ,因访饮酒,涉旬乃返。”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纵兵出猎,涉旬不返。” 清 陈裴之 《湘烟小录·瑞兰雪涕拜题》:“然涉旬以来,惟见以眼泪洗面。”
“涉旬”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于文言或书面语境。以下是详细解释:
多用于描述时间跨度(以十天为周期),常见于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现代使用较少。例如:
涉旬是一个汉语词汇,原指过了满二十天但不满三十天的时间。现代用来形容月份中的第二十天到第二十九天,即本月的下旬。这个词一般用来表示一个月内接近结束的时期。
涉的部首是水,总笔画数为8。旬的部首是臼,总笔画数为6。
涉旬的来源较为明确,是隋唐时期出现的词语。它的意思最初是指一个月的第二个旬,即20到30号。后来,这个词的意义逐渐发展演变为本月的下旬。
涉旬的繁体字是「涉旬」,没有什么差异。
据研究,涉旬在古时候的写法比现代稍有不同。其古体写法为「涉」的字形上面多了一个「足」字旁,表示与「行走」相关的意思;「旬」的字形上面的「日」字旁和右边的「丿」省略了,只保留了左边的「勹」部分。
- 她的生日在这个月的涉旬,我们正在计划给她一个惊喜派对。
- 这个月的涉旬是我最喜欢的时候,因为可以放松一下,准备迎接新的一个月。
- 后涉:指按时间顺序往后推算,比喻随着时间的推移。
- 伺涉:指暗中观察,谨慎行动。
涉旬的近义词包括:下旬、月底。
涉旬的反义词是上旬,指月份中的前10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