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领部属。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立朝正色,知无不为,忠於奉上,明以摄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陈仲举 彊於犯上, 李元礼 严於摄下。犯上难,摄下易。”《北史·魏纪四·宣武帝纪论》:“而宽以摄下,从容不断, 太和 之风替矣。”
“摄下”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统领、管理下属,主要用于古代文献或历史语境。以下是详细解析:
《抱朴子·行品》(晋·葛洪):
“立朝正色,知无不为,忠於奉上,明以摄下。”
——强调官员既忠诚于上级,又能明智地管理下属。
《世说新语·品藻》(南朝宋·刘义庆):
“陈仲举彊於犯上,李元礼严於摄下。犯上难,摄下易。”
——对比两种为官风格,指出“摄下”(管理下属)相对容易。
《北史·魏纪四》:
“宽以摄下,从容不断,太和之风替矣。”
——批评君主因过于宽柔而失去对下属的约束力。
若需进一步探讨具体古籍背景或历史案例,可结合文献深入分析。
摄下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其中摄为主字,下为形容字。拆分部首为手和十,笔画共计15画。
摄下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写法。在古代,摄字的写法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攝”,另一种为“攝”。而下字的写法则保持不变。
摄下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攝下。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在有所不同。摄下一词的古代写法中,攝字的部首是攴,也即打击或攻击的意思,而下字则与现代相同。
以下是摄下一词的例句:
例句1: 他摄下这一刻的美景,永远珍藏在心底。
例句2: 照片中摄下了他微笑的面容,温暖了我的心。
组词:摄影、摄像、摄入、摄取、摄制
近义词:拍摄、记录、捕捉、拿下
反义词:释放、释放、放弃、不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