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设衣的意思、设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设衣的解释

出席宴会穿的衣服。《荀子·大略》:“寝不踰庙,设衣不踰祭服,礼也。” 杨倞 注:“设,宴也。”一说,“设”乃“讌”字之讹。 王先谦 集解引 王念孙 曰:“设当为讌字之误也,故 杨 注云:‘讌,宴也。’寝对庙而言,讌衣对祭服而言。《王制》‘燕衣不踰祭服,寝不踰庙’是其证。”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设衣”是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指出席宴会时穿着的正式服装,属于礼仪服饰的一种。该词出自《荀子·大略》:“寝不逾庙,设衣不逾祭服,礼也。”


词义解析

  1. 核心含义
    古代礼制中,不同场合需穿对应服饰。设衣专用于宴会场景,其规格需低于祭祀服装(祭服),体现“礼”的等级差异。

  2. 文字争议

    • 杨倞注《荀子》时认为“设”通“宴”,即“设衣”即“宴衣”。
    • 清代学者王念孙提出“设”为“燕”字之误(“燕”通“宴”),并引用《礼记·王制》“燕衣不逾祭服”佐证。

文学例证

宋代曾子良《挽知临安府兼浙西制置使曾公》中“返輤荣归寝,帷堂哭设衣”一句,即用“设衣”代指丧礼中的服饰礼仪。


补充说明

该词现代已不常用,多见于古籍及礼仪制度研究。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荀子》原文及清代王先谦《荀子集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设衣的意思

《设衣》是一个古汉语词组,意思是参考或仿照某种衣物的样式,制作一件衣服。

拆分部首和笔画

《设衣》的拆分部首为“衣”,共有5个笔画。

来源

《设衣》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文献《论语》中。在《论语·子贡篇》中,有一句话“麻衣设,必有蓝衫。”,意思是说穿麻布衣服的人,一定会有一件蓝色的上衣。

繁体

《设衣》的繁体字为「設衣」。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字形形状与现代稍有不同,但整体结构保持相似。由于古代字形演变的原因,具体的古代汉字写法在此无法详述。

例句

1. 他设计了一件独特的礼服,这件设衣非常受欢迎。

2. 她将明星的服装作为灵感,设衣一套华丽的舞台服装。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 设计、衣物、设计师、衣饰

近义词: 打造、制作、仿制、做成

反义词: 拆解、拆卸、破坏、销毁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