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重申教命;再命。《易·巽》:“重巽以申命。” 孙星衍 集解引 陆绩 曰:“巽为命令。重命令者,欲丁寧也。” 高亨 注:“《巽》之卦象是君上重申其教命。故曰:‘重巽以申命。’”
(2).任命。《三国志·魏志·王朗传》:“是以 唐 虞 之设官分职,申命公卿,各以其事,然后惟 龙 为纳言,犹今尚书也。”
(3).命令。 唐 李白 《比干碑》:“申命郡县,封坟葺祠。” 唐 柳宗元 《终南山祠堂碑》:“皇帝使中謁者,祷于 终南山 ,申命 京兆 尹 韩府君 ,祗飭祀事,考视祠制。”
(4).指发布命令。《觚賸·序赋创格》引 清 陈鹤容 《<当泣草>序》:“ 巫咸 申命, 詹尹 陈辞。”
“申命”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多种解释,主要源自古代文献和经典。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析:
重申教命;再命
指对已有的命令或教义进行再次强调。例如《易经·巽卦》提到“重巽以申命”,意为通过反复申明来传达命令的权威性。
任命
用于表示正式委任官职或职责。如《三国志·魏志·王朗传》记载“申命公卿,各以其事”,即通过任命官员分派职责。
命令;发布命令
作为动词时表示下达指令,如唐代李白《比干碑》中“申命郡县,封坟葺祠”,指官方命令地方修缮祠堂。
“申命”一词具有重申、任命、指令三层含义,多用于古代官方文书或经典著作,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其语义核心围绕“权威性指令的传达与执行”,需结合具体语境进一步辨析。
《申命》是指《圣经·旧约·摩西五经》中的最后一卷,也称为《申命记》。它记录了摩西领以色列人民离开埃及后,在旷野中的历程、神的律法和神的应许,并给以色列人民一个复兴的呼召。在犹太教和基督宗教中,这本经典被视为圣经的一部分,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影响。
《申命》的拆分部首为石,由两个笔画组成。
《申命》一词来源于圣经《希伯来文圣经》中的原文,拼音为shen mou,音译自希伯来文的“Devarim”,意为“话语”或“言论”。这个名称暗示了这卷经书是摩西通过神的启示传达给以色列人民的神圣话语。
繁体中文中,《申命》一词的写法为《申命記》,其中的“记”字表示“记录”或“记载”的意思。
在古代汉字书法中,《申命》的写法会更接近于篆书风格,字形更为古朴简练。
1. 摩西所传给以色列人民的《申命》中包含了神的旨意和禁令。
2. 在犹太教中,《申命》是被视为重要的经典之一。
申命诏,申命贴,申命开示,申命逆天,申命发令
判词,言命,法令,命令,宣布
默令,听从,放任,宽容,宽恕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