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声寃的意思、声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声寃的解释

1.申诉冤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声寃(shēng yuān)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公开申诉冤屈,强调通过言语表达或公开陈述来寻求公正。以下是详细释义与解析:


一、字义解析

  1. 指“发出声音”“公开表达”,引申为陈述、宣扬。

    例:《说文解字》:“声,音也。从耳,殸声。”

  2. 为“冤”的异体字,表示冤枉、冤屈,指遭受不公正的对待或诬陷。

    例:《广韵》:“冤,屈也。寃,同冤。”

组合后,“声寃”即发声申明冤情,强调主动行动以澄清冤屈。


二、权威词典释义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声寃:公开申诉自己所受的冤屈。

    例:百姓向官府声寃,请求昭雪。

    (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1165页)

  2. 《汉语大词典》

    声寃:申述冤情,呼吁公正。

    例: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四:“玉堂春含泪声寃。”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第7卷,第101页;在线版见www.hanyudacidian.cn


三、用法与语境


四、文化背景与历史用例

古代司法制度中,“声寃”是民众寻求正义的重要途径。例如:

《后汉书·循吏传》:

“百姓有冤屈者,可挝登闻鼓以声寃。”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后汉书》卷七十六)

此传统延续至明清,如“京控”(进京告御状)即为声寃的极端形式。


五、语义辨析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缩印本)[M].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7.
  3. 范晔. 《后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 1965.
  4. 许慎. 《说文解字》[M]. 北京:中华书局, 2013.

(注:部分古籍原文可通过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查阅)

网络扩展解释

“声寃”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解析:

  1. 基本释义
    该词由“声”(发声、申述)和“寃”(同“冤”,指冤屈)组成,整体意为申诉冤屈。例如在诉讼或受委屈时公开表达不公。

  2. 字形演变
    “寃”是“冤”的俗体字,本义为“屈缩不舒展”,引申为受屈、冤枉。现代汉语中已统一使用“冤”字,因此“声寃”现多写作“声冤”。

  3. 语境扩展
    除字面意义外,该词在方言中可能隐含被欺骗后控诉的引申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建议:现代书面表达推荐使用“申冤”或“鸣冤”等标准词汇,避免因字形生僻造成误解。

别人正在浏览...

傍观帮腔笔论不落言筌常平本钱成一家言楚岸川光吹笙刺面儋蓝躭思独角戏恶姹讹略翻拆风暴风信旗風月常新副浄赶考歌呼更做滑鱼简狄囏劬解溲荆棘律金声玉服急迫郡志铿锵莲府凉州词涟涟骊母龙门客买笑金弄珠清籞戎索碝磩赏月羶腻审定剩下蜃云诗艹霜筠束炬私窠贪狡脱骨武功爵霞川霞连消肿罅穴写字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