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蛇床 ”。亦作“虵床”。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约80厘米,圆柱,具纵棱。叶三回三出式羽状全裂,最终裂片线形。夏季开花。果实卵圆形,可入药,称蛇床子,有小毒,主治阳6*痿、带下、腰酸、阴6*部湿痒等症。煎汤外洗,可治疥癣湿疹。《淮南子·氾论训》:“夫乱人者,芎藭之与藁本也,蛇牀之与麋芜也,此皆相似者。”《山海经·中山经》“其草多葌蘪芜芍药芎藭” 晋 郭璞 注:“蘪芜似蛇牀而香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五华九实”自注:“九实者,连前实、槐实、栢实、兔丝实、女贞实、蛇床实、蔓荆实、蓼实。” 南朝 宋 鲍照 《药奁铭》:“或繁虎杖,或乱虵床,故不世不可以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蛇床》:“蛇虺喜卧于下食其子,故有蛇牀、蛇粟诸名。其叶似蘼芜,故曰墻蘼。《尔雅》云:盱,虺牀也。”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蛇牀汉语 快速查询。
“蛇牀”是“蛇床”的异体写法,通常指中药“蛇床子”或植物“蛇床”。以下是详细解释:
蛇床(Cnidium monnieri)为伞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常见于田野、路旁等湿润环境。其茎直立,高30-80厘米;叶片羽状分裂,边缘有锯齿;夏季开白色小花,呈复伞形花序;果实为双悬果,椭圆形,表面有纵棱。
药用部位为干燥成熟果实(蛇床子),性味辛、苦、温,归肾经。
蛇床子含挥发油、香豆素等成分,具抗炎、抗菌、抗过敏作用,亦能调节性激素水平。
阴虚火旺或下焦湿热者慎用;外用时需避免黏膜部位过度刺激。
若需具体配伍方剂或植物鉴别细节,可提供更多上下文以便补充。
《蛇牀》是一个中文词汇,指的是一种牀席或床褥,以其质地柔软、弹性好而得名。通常在睡觉时使用,能够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
《蛇牀》包含两个部首:虍(hū)和牛(niú),其中虍为右边部分。
根据《康熙字典》的笔画数目,蛇的部首虍有一笔,而牛的部首牛有四笔,总共为五笔。
《蛇牀》一词源于古代。在古代的低矮建筑中,人们使用蛇皮、蛇骨或蛇盖制作的牀席,以提供舒适性。这种牀席因其与蛇的形态特征相似,被称为蛇牀。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词汇逐渐演变为现代汉语中的蛇牀。
在繁体字中,《蛇牀》的写法为「蛇床」。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蛇牀》在古代的版本中,采用了以下写法:
蛇:由虍和由两点儿,表示蛇的形态。
牀:由几在上面加上由,表示床席的形态。
以下是使用《蛇牀》的两个例句:
1. 她买了一张蛇牀,睡得舒服极了。
2. 这家酒店提供的蛇牀质量很好,非常受欢迎。
与《蛇牀》相关的组词有:
1. 蛇皮牀:用蛇皮制成的牀。
2. 草席:用草编织而成的牀席。
3. 地铺:在地上摊开的牀褥。
与《蛇牀》意义相近的词汇有:
1. 蛇床:与蛇牀同义词。
2. 床褥:指床的垫子,也可用来指一套床上用品。
与《蛇牀》意义相反的词汇有:
1. 硬板床:指硬性的牀席,与蛇牀相对。
2. 铺盖:指铺在床上或铺盖上的毯子、被子等。
通过以上介绍,你应该对《蛇牀》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