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蛇牀的意思、蛇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蛇牀的解释

亦作“ 蛇床 ”。亦作“虵床”。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约80厘米,圆柱,具纵棱。叶三回三出式羽状全裂,最终裂片线形。夏季开花。果实卵圆形,可入药,称蛇床子,有小毒,主治阳6*痿、带下、腰酸、阴6*部湿痒等症。煎汤外洗,可治疥癣湿疹。《淮南子·氾论训》:“夫乱人者,芎藭之与藁本也,蛇牀之与麋芜也,此皆相似者。”《山海经·中山经》“其草多葌蘪芜芍药芎藭” 晋 郭璞 注:“蘪芜似蛇牀而香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五华九实”自注:“九实者,连前实、槐实、栢实、兔丝实、女贞实、蛇床实、蔓荆实、蓼实。” 南朝 宋 鲍照 《药奁铭》:“或繁虎杖,或乱虵床,故不世不可以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蛇床》:“蛇虺喜卧于下食其子,故有蛇牀、蛇粟诸名。其叶似蘼芜,故曰墻蘼。《尔雅》云:盱,虺牀也。”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蛇牀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蛇牀(shé chuáng)是伞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实,其名称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该植物为一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叶片轮廓卵形至三角状卵形,复伞形花序具总苞片8-10,花瓣白色,双悬果长圆状,分生果横剖面近五角状,花期4-7月,果期6-10月。

在传统医学中,蛇牀子(即其果实)具有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止痒的功效,临床常用于阴痒带下、湿疹瘙痒、湿痹腰痛等症。《中国药典》记载其性味辛、苦、温,归肾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含有蛇床子素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菌及调节免疫作用。

名称考据方面,“蛇牀”得名或与其生长环境相关,古代文献《名医别录》提及其“生临淄川谷及田野”,因多生于潮湿草丛,古人认为此类环境易聚蛇类,故称“蛇牀”。

(参考资料:《中国植物志》第55卷;《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中华本草》第5册)

网络扩展解释

“蛇牀”是“蛇床”的异体写法,通常指中药“蛇床子”或植物“蛇床”。以下是详细解释:

1.植物学特征

蛇床(Cnidium monnieri)为伞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常见于田野、路旁等湿润环境。其茎直立,高30-80厘米;叶片羽状分裂,边缘有锯齿;夏季开白色小花,呈复伞形花序;果实为双悬果,椭圆形,表面有纵棱。

2.药用部分与性味归经

药用部位为干燥成熟果实(蛇床子),性味辛、苦、温,归肾经。

3.功效与应用

4.现代研究

蛇床子含挥发油、香豆素等成分,具抗炎、抗菌、抗过敏作用,亦能调节性激素水平。

5.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或下焦湿热者慎用;外用时需避免黏膜部位过度刺激。

若需具体配伍方剂或植物鉴别细节,可提供更多上下文以便补充。

别人正在浏览...

拜毡襃饰焙蠒宾亲惭悲伧儜持平传鬻出热存聚顶承蠹食鄂棣方程式黼函冠霞横扫千军缓解欢忻鼓舞回茬秽乱胡侃江妃奸宿家学戒晨鼓积坏几头卷心菜君家菓看循靠防良吏量如江海李郭仙龙薣龙沫毛诗铭肤镂骨南极仙翁牛马相生判若鸿沟旗田球鞋起为头泉馆砂浆讪不搭的韶颜稚齿十二峰水精床提单推涛作浪突战温莹文梓享世啸呼小堂名燮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