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山木的意思、山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山木的解释

(1).山中的树木。《左传·昭公三年》:“山木如市,弗加於山;鱼盐蜃蛤,弗加於海。”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瞿溪山僧》诗:“钻燧断山木,掩岸墐万户。” 唐 白居易 《自题小草亭》诗:“土阶全垒块,山木半留皮。”

(2).古歌名。《文选·江淹<恨赋>》:“若乃 赵王 既虏,迁於房陵。” 李善 注引《淮南子》:“ 赵王 迁流 房陵 ,思故乡,作《山木》之呕,闻者莫不陨涕。” 清 钱谦益 《<梅村先生诗集>序》:“夫所谓不学而能者,《三侯》、《垓下》、《沧浪》、《山木》,如天鼓谷音,称心而衝口者是也。”参阅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淮南内篇二十》。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山木”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释义

  1. 山中的树木
    这是最直接的字面含义,指生长在山林中的各类树木。例如《左传·昭公三年》提到“山木如市,弗加於山”,说明树木从山中运至市场,价格未因运输增加。后世文学作品中常见此用法,如唐代白居易《自题小草亭》诗“土阶全垒块,山木半留皮”。

  2. 古歌名
    据《文选·江淹〈恨赋〉》李善注引《淮南子》记载,战国时赵王迁被流放房陵(今湖北房县),因思念故土而作《山木》之歌,闻者哀伤落泪。清代钱谦益等文人也曾引用此典故。

二、扩展含义

用法示例

“山木”的核心意义集中于自然物象与历史典故,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若需进一步考证古歌《山木》的细节,可参考《淮南子》或《文选》相关注释。

网络扩展解释二

《山木》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山木》是一个词语,它的意思是指生长在山中的树木。它描述了山区特有的植被景观。

拆分部首和笔画

《山木》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山」和「木」。其中,「山」的笔画数为3,「木」的笔画数为4。

来源和繁体

《山木》属于汉族文化中的词语,源自汉字。在繁体字中,「山木」的写法仍然保持不变,没有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但是,《山木》这个词并没有经历较大的改变,所以古时候的写法和现代基本相同。

例句

1. 这片土地上长满了茂密的山木,给人一种绿意盎然的感觉。

2. 登上山顶,只见山木茂密,连绵不绝。

组词

1. 丛山簇木:形容山峦重叠,树木丛生的景象。

2. 高山大树:指生长在高山上的巨大树木。

近义词

1. 山林:指山中的树木、林木。

2. 丛林:指茂密的树木、林木。

反义词

1. 平原:与山区相对,指地势平坦的区域。

2. 沙漠:与山区相对,指植被稀少的干旱地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